生殖道瘘是指生殖道某部分与泌尿道或肠道之间有异常通道,前者称为尿瘘,后者称为粪瘘,两者可同时存在,称为混合性瘘。
一、尿瘘
(一)概述产伤是引起尿瘘的最主要原因。临床上以膀胱阴道瘘最常见。
(二)护理评估
1.身体评估
(1)漏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病因不同出现漏尿的时间也不同,坏死型尿瘘一般于产后3~7天出现;创伤型尿瘘则于损伤后立即出现。
(2)外阴皮炎或浅表溃疡:大腿内侧常出现皮炎或浅表溃疡。
(3)尿路感染。
(4)闭经:约15%的患者因精神创伤,可长期出现闭经或月经稀少。
2.辅助检查亚甲蓝试验、靛胭脂试验、膀胱镜检等。
3.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一般均需手术治疗。
(三)护理措施
1.适当体位对妇科手术后所致小漏孔的尿瘘患者应留置尿管,或采取正确体位,并保持漏孔高于尿液面的卧位。如膀胱尿道瘘的患者,瘘孔在后底部,采取俯卧位;瘘孔在侧面,则取健侧卧位。
2.鼓励患者饮水嘱咐患者每天饮水不少于ml。
3.作好术前准备除按一般外阴、阴道手术患者的准备以外,术前3~5天每天坐浴,保持会阴皮肤清洁干燥。外阴部有湿疹者,可坐浴后行红外线照射,然后涂氧化锌软膏;对老年妇女或闭经者按医嘱术前1周给予含雌激素的药物,利于伤口愈合。
4.术后护理术后必须留置尿管10~14天后才能拔出,防脱落,保通畅。拔管前训练膀胱张力同宫颈癌患者的护理。
5.心理护理。
6.健康指导术前口服己烯雌酚者术后继续服药1个月。3个月内禁止性交及重体力劳动。修补术后如怀孕者应加强孕期检查并提前住院准备分娩。
二、压力性尿失禁
(一)概述
1.定义压力性尿失禁指腹压突然增高时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
2.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遗尿,而腹压突然增高时不自主溢尿。也称为张力性尿失禁、应力性尿失禁。
3.原因90%以上的压力性尿失禁为盆底组织松弛所引起。
(二)护理评估
1.身体评估腹压增加下的不自主溢尿的典型症状,可有尿急、尿频、急迫尿失禁和排尿后膀胱区胀满感等症状。
2.相关检查压力试验、指压试验、棉签试验。
3.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对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治疗和手术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可用非手术治疗。
(三)护理措施
1.皮肤护理应指导患者每日用温开水清洗会阴部,勤换洗内裤,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
2.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可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进行盆底电刺激治疗、膀胱训练,遵医嘱使用雌激素替代药物治疗等。
3.术前护理术前做尿常规和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术前2天开始阴道准备,每日用0.5%碘伏棉球消毒阴道3次。术晨用0.1%肥皂水灌肠后再次阴道消毒1次。消毒时要仔细全面,预防术后感染。
4.术后护理术后观察阴道口有无流血和血肿,保持尿管通畅,鼓励患者多饮水,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和活动情况,如出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保持大便通畅;术后第2天拔除导尿管后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嘱患者勿憋尿。同时督促患者开始行盆底肌锻炼。
5.心理护理。
6.健康指导向患者宣教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原因和诱发因素。嘱患者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3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和重体力活动;嘱患者坚持盆底肌锻炼。
习题
1.有关尿瘘修补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采取合理的体位,减少尿液对修补伤口的浸泡
B.留置尿管者,应保持其通畅
C.通常于术后72小时拔除保留尿管
D.每天液体摄入量不少于ml
E.出院后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重体力劳动
2.病人,女,25岁,产后14天,7天前自觉阴道内有尿液流出就诊,追问病史分娩过程不顺利,产程25小时,产钳助产下分娩1男婴,经亚甲蓝试验确诊为膀胱阴道瘘,进行修补术,术中发现瘘口位于膀胱后底部。术后该病人应采取的体位
A.坐位
B.半卧位
C.平卧位,双腿外展屈膝,膝下垫软枕
D.健侧卧位
E.俯卧位
答案:
1.C2.E
小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