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中药
补阳药又称助阳药。凡能补助人体的阳气,治疗阳虚证的中药,统称为补阳药。
补阳药性味大多甘温或咸温或辛热。阳虚证包括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证候。心阳虚可见心悸怔忡,心胸作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脉沉细等症;脾阳虚可见畏寒肢冷,腹中冷痛,大便溏薄,甚至完谷不化,面肢水肿等症状;由于肾阳为元阳,对人体脏腑起着温煦生华的作用,阳虚诸证往往与肾阳不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肾阳虚的主要症状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冷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白带清稀、夜尿增多、脉沉苔白等。补阳药具有补肾阳、益精髓、强筋骨等作用,适用于上述各症。此外,由于肾阳衰微,不能温运脾胃,可以引起腹泻。肾阳不足、不能纳气,可以出现喘促。故有些补肾阳药又可用于脾肾两虚的泄泻和肺肾两虚的气喘。
鹿茸,又名斑龙珠,为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等的雄鹿密生茸毛尚未骨化的幼角。本品性温,味甘、咸,归肾、肝经。主产于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新疆、青海等地,其他地区也有人工饲养。夏秋两季雄鹿长出的新角尚未骨化时,将角锯下或用刀砍下,用时燎去毛,切片后阴干或烘干入药。
1.温肾益精用于肾阳虚、精血不足所致的畏寒肢冷、阳痿早泄、梦遗滑精、宫冷不孕、小便频数、腰膝酸痛、头晕耳鸣、精神疲乏以及妇女冲任虚寒所致的崩漏带下等。
2.温补内托用于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本品通过补阳气、益精血而达到温补内托的目的。
1.化学成分鹿茸的脂溶性成分包括雌二醇、胆固醇、维生素A及雌酮、脑素、卵磷脂、脑磷脂、糖脂和神经磷脂等。鹿茸中尚含有葡萄糖胺、半乳糖胺、酸性黏多糖、脂肪酸、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三磷腺苷、硫酸软骨素、前列腺素。此外,鹿茸中亦含有极丰富的氨基酸,鹿茸灰分中含钙、磷、镁等,水浸出物中含多量胶质。
2.药理作用鹿茸可以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并能降低肌肉的疲劳。此外,鹿茸还具有抗衰老、抗应激、促进骨折愈合、影响氮素及糖类的代谢、促进血细胞特别是红细胞的新生、兴奋离体肠管及子宫、增强肾的利尿功能等作用。大剂量鹿茸精(鹿茸提取物)使心缩幅度缩小,心率减慢,并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中等剂量引起离体心脏活动显著增强,心收缩幅度变大,并使心率加快,输出量增加;对衰弱的心脏其强心作用特别显著,对节律不齐的离体心脏可使节律恢复,同时使心脏收缩加强加速。鹿茸精口服时对伴有低血压的慢性循环障碍,可使脉搏充盈,血压上升,心音变得更有力。
需另煎,取浓缩汁,兑入膏滋方中内服,也可碾成细粉,调入清膏中制成膏滋方内服。
1.阴虚阳亢者、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有痰热以及外感热病者均禁服。
2.服用本品宜从小剂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可骤用大剂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伤阴动血。
巴戟天,又名三蔓草、不雕草、鸡眼藤、黑藤钻、糠藤、三角藤,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本品性微温,味辛、甘,归肝、肾经。主产广东、广西、福建(南靖、平和、诏安、龙溪、永定等)、海南等省。
1.补肾助阳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带下清稀量多、小便频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等。
2.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风湿所致的腰膝疼痛、行走不利、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
1.化学成分巴戟天含有苷类、葡萄糖、甘露糖、β-谷甾醇、棕榈酸、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
2.药理作用巴戟天能够促进体重增长、抗疲劳、提高免疫力、抗炎、升高白细胞、抗应激等作用。
与其他中药一同浓煎后制成膏滋方内服。
阴虚火旺及有湿热之证禁服。
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苁蓉、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本品性温,味甘、咸,归肾、大肠经。肉苁蓉生于海拔~m荒漠中,寄生在藜科植物梭梭、白梭梭等植物的根上。
1.补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小便频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等。
2.润燥滑肠主治肠燥津枯所致的大便干结,尤宜于伴有腰膝酸软、耳鸣等。
1.化学成分本品含有葡萄糖、蔗糖、甘露醇、琥珀酸、β-谷甾醇、胡萝卜苷、多种苷类、苁蓉素、梓醇、硬脂酸、甜菜碱等成分。
2.药理作用肉苁蓉有促进体重增长、增强体液及细胞免疫、调节内分泌、促进代谢、抗衰老、促进排便等作用。
与其他中药一同浓煎后制成膏滋方内服。
1.胃弱便溏者忌服。
2.阴虚火旺者忌服。
3.火盛便闭、心虚气胀忌服。
锁阳,又名不老药、地毛球、锈铁棒、锁严子,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肉质茎。本品性温,味甘,归肾、肝、大肠经。锁阳属肉质寄生草本,生长于干燥多沙地带,寄生于白刺(泡泡刺)的根上,主产于甘肃河西走廊,内蒙阿拉善盟、新疆阿勒泰、青海海西亦有产。
1.补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小便频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等。
2.润燥滑肠用于肠燥津枯所致的大便干结,尤宜于伴有腰膝酸软、耳鸣等。
1.化学成分本品含有锁阳萜、熊果酸、甘油酯、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甾醇、鞣质、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2.药理作用锁阳能够促进人体细胞再生和新陈代谢,增强免疫调节能力,具有明显的防癌、抗血小板聚集、抗病毒和延缓衰老作用。
与其他中药一同浓煎后制成膏滋方内服。
1.脾虚泄泻者忌服。
2.阴虚火旺者忌服。
3.实热便秘者忌服。
淫羊藿又称为仙灵脾,为小檗科植物心叶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本品性温,味辛、甘,归肝、肾经。淫羊藿是传统中草药中使用最为悠久的中药之一,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1.补肾助阳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腰膝痿软、肢冷畏寒等。
2.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风湿痹痛偏于寒湿者,症见四肢拘挛麻木、心腹冷痛、筋骨痿软等。
1.化学成分淫羊藿含有胡萝卜苷、对羟基苯甲酸、甘草素、黄芪苷、山柰素、大黄素、麦牙酚、金丝桃苷、肌醇、木兰碱等成分。
2.药理作用淫羊藿具有延缓衰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改善脑缺血缺氧、降低血液黏度、抑制体外血栓形成、刺激骨髓DNA的合成、增加外周血白细胞及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数量、提高免疫力、对抗抗癌药物的副作用、促进骨骼生长、预防骨质疏松、性激素样作用、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与其他中药一同浓煎后制成膏滋方内服。
1.阴虚火旺者忌服。
2.实热者忌服。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本品性温,味甘、微辛,归肝、肾经。杜仲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迄今已在地球上发现杜仲属植物多达14种,后来它们在大陆和欧洲相继灭绝。存在于中国的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属仅存的孑遗植物,它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于研究被子植物系统演化以及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现已作为稀有植物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卷。
1.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疼痛、阳痿、尿频、小便余沥、头晕目眩,对于其他外邪所致的腰膝疼痛,亦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2.固冲安胎用于肝肾不足、冲任不固所致的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伴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者尤宜。
1.化学成分杜仲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杜仲胶、多糖、挥发性成分、脂肪酸、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成分。
2.药理作用杜仲对血压有双向调节的功能,还有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衰老、抗肌肉骨骼老化、抗菌、抗病毒、抗应激、降血糖、降血脂、骨细胞增殖、增进胆汁和胃液分泌、利尿、保胎、预防农药急性中毒等作用。
与其他中药一同浓煎后制成膏滋方内服。
阴虚火旺者慎服。
续断,又名龙豆、属折、接骨、南草、接骨草、鼓锤草、和尚头、川断、川萝卜根、马蓟、黑老鸦头、小续断、山萝卜,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根。本品性微温,味苦、辛,归肝、肾经。通常生长于土壤肥沃、潮湿的山坡、草地。
1.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疼痛、阳痿、遗精、尿频、小便余沥、头晕目眩,须发早白等。
2.安胎止血用于妇女胎动不安、胎漏、月经量过多等。
3.续筋接骨用于跌仆创伤、损筋折骨等,为伤科要药。
1.化学成分本品含有常春藤皂苷元、β-谷甾醇、胡萝卜苷、蔗糖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
2.药理作用续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抗氧化、抗菌、止血、镇痛、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
与其他中药一同浓煎后制成膏滋方内服。
痢疾初起或气郁者忌服。
狗脊,又名金毛狗脊、金毛狗、金狗脊、金毛狮子、猴毛头、黄狗头,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茎及毛茸。本品性温,味苦、甘,入肝、肾经。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去硬根、叶柄及金黄色绒毛,切厚片,干燥,为“生狗脊片”;蒸后,晒至六、七成干,切厚片,干燥,为“熟狗脊片”。
1.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疼痛、阳痿、遗精、尿频、遗尿、头晕目眩,须发早白等。
2.祛风湿,止痹痛用于风寒湿痹痛、肢体关节疼痛。
1.化学成分狗脊含有厥素、糖类、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
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抗氧化、增加心肌血流量等作用。
与其他中药一同浓煎后制成膏滋方内服。
1.肾虚有热,小便不利或短涩赤黄,口苦舌干皆忌服。
2.肝虚有郁火忌用。
骨碎补,又名毛姜、猴姜、石岩姜、申姜、肉碎补、爬岩姜、岩连姜,为槲蕨科植物槲蕨、秦岭槲蕨及光叶槲蕨、崖姜蕨的根茎。本品性温,味苦,归肝、肾经。附生于树上、山林石壁上或墙上。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1.补肾强骨用于肾虚所致的腰痛、耳聋耳鸣、久泻、牙齿松动等。
2.续伤止痛用于跌仆闪挫、筋骨折伤、筋骨疼痛等。
1.化学成分骨碎补含有柚皮苷、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糖类等成分。
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抑制链霉素的耳毒性作用、强骨、强心、降血脂、抗菌、镇静、镇痛等作用。
与其他中药一同浓煎后制成膏滋方内服。
1.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慎服。
2.风寒外感、热盛者忌用。
3.忌羊肉、羊血、芸薹菜。
益智仁为姜科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性温,味辛,归脾、肾经。夏、秋间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1.补肾固精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四肢不温、遗精、遗尿、宫冷不孕、小便白浊、带下清稀量多。
2.温脾暖胃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多唾等。
1.化学成分益智仁含挥发油、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以及微量元素锰、锌、钾、钠、钙、镁、磷、铁、铜等。
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强心、抗癌、抗溃疡、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控制回肠收缩、抑制前列腺素等作用。
与其他中药一同浓煎后制成膏滋方内服。
1.阴虚火旺者忌服。
2.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