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1分类2原因3流行病学4治疗5直肠阴道瘘6参考
分类
在阴道与直肠瘘的情况下,阴道与膀胱,输尿管,子宫和直肠之间可能存在异常的通道或瘘管,从而导致尿液从阴道或肠道气体和粪便进入阴道。[1]这些阴道瘘根据缺损的起源来命名:阴道阴道尿道阴道输尿管阴道膀胱颈子宫内膜[2][3]膀胱尿道阴道[2]子宫宫颈宫颈宫颈输尿管宫颈输尿管子宫子宫内膜[2]阴道很容易形成瘘管,因为胃肠管和泌尿系统相对靠近阴道。[4]少数阴道瘘是先天性的。[5]阴道瘘的存在对生活质量有深远的影响,因为几乎没有控制尿液和粪便通过阴道的途径。[6][7]泌尿生殖道瘘通常根据其原因进行分类:产科瘘,先天性瘘和医源性瘘。泌尿生殖道瘘管可以按大小和更具体的解剖位置(例如“上阴道”或“阴道后壁”)进行分类。原因
在发达国家,瘘管的病因是医源性的(由手术事故引起)。医师的错误和缺乏培训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科瘘治疗失败。[8][6]骨盆器官损伤是造瘘的原因。[8][4]并非由劳动阻塞引起的大多数人因受伤而发展。一个例子就是子宫切除术中器械放置不当。[9]长期使用子宫托,[10]子宫切除术,恶性疾病和骨盆照射,[4][11][1]骨盆手术,癌症或骨盆骨折后,会形成瘘管。[4][12]剖宫产后有时会发现瘘管。[8]提供者在进行产科或妇科手术时也会无意中引起瘘管。医生接受的培训越多,发生尿路阴道瘘的可能性就越小。一些妇女发育出不止一个瘘管。[8][6]流行病学
在全球范围内,泌尿生殖道瘘中有75%是阻塞性产科瘘。因长时间分娩而发展为瘘管的女性平均年龄为28岁。因其他原因而患上瘘管的女性平均年龄为42岁。[8]骨盆小的女性更容易发生瘘管。尽管很少见,但在不育治疗的微创卵母细胞取回部分后可能会形成瘘管。[13]手术并发症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瘘(膀胱阴道瘘)的发生频率为每千分之0.8。[1]治疗
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来矫正通向阴道的瘘管。留置导管的保守治疗对小而新近形成的尿瘘有效。它的成功率为93%。[1][4]使用了胶原蛋白塞,但发现不成功。[6]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以纠正。阴道手术成功率高达90%。可以通过腹部手术,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来完成手术矫正。[14]各种处理的频率不同。39%的时间采用经阴道入路,36%的时间采用经腹/经膀胱入路,15%的泌尿生殖道瘘采用腹腔镜/机械手入路,3%的经腹-经阴道结合入路时间。[1]直肠阴道瘘
主条目:直肠阴道瘘大便异常通过阴道是由直肠阴道瘘引起的。[15]通常使用组织移植物进行手术治疗。[15][16]肠道疾病的存在增加了直肠阴道瘘的风险。[15]肠和阴道瘘可在肠和阴道之间形成。[17]直肠阴道瘘是由炎症性肠病,克罗恩氏病,或医源性损伤和转移到其他器官引起的。[6][18]会阴切开术会导致直肠阴道瘘的形成。[18]所有分享及看法仅限专业人士交流及参考
参考及图片等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