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出
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出是两个病,但是通常又是合在一起说,因为这两个病往往是合并存在,被统称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英文简称为POP),往往也需要一并处理。
这一组病和其它的一些疾病,如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肛门失禁等往往被归类在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里面,即妇科泌尿专业。龚大夫年在国外待了近1年,主要就是在集中学习妇科泌尿的知识,这一领域国际上有较多新的概念和治疗措施存在,国内这一方面的诊断和治疗也需要更新。
发生子宫脱垂的时候,子宫的一部分从原有的位置上脱下来,可能会伴随着部分的阴道壁膨出,以前壁为主,主要表现为在阴道内可触及下垂的组织,类似乒乓球,有下坠感,重度可能会影响到膀胱和直肠功能,表现为排尿或者排便困难,有的人需要将脱垂的子宫或者阴道壁推回阴道内才可以小便或者大便。不少人因为下垂的子宫或阴道壁导致长期行走的困难,影响到外出活动,影响生活质量。一般情况下是早晨轻,下午活动后加重。
脱垂分为哪些类型
根据脱垂的部位,可以区分为阴道前壁膨出(因为阴道前壁就是膀胱和尿道,所以可能会合并存在膀胱膨出或者膀胱尿道膨出)、后壁膨出(后壁后方为直肠和腹腔,根据肠道突入,可能会区分出直肠膨出和小肠膨出)、顶部脱垂(通常是为子宫脱垂,若是以前做过子宫切除,也可能会发生穹隆膨出)。
为什么会发生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出
大部分人发生子宫脱垂和阴道膨出是和妊娠分娩有关,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儿挤压盆壁,造成盆底肌和神经的损伤,因此出现了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出。很多人因此关心是否应该常规行剖宫产来取代阴道分娩,这仅仅是从预防盆底脱垂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剖宫产毕竟是一个手术,也是可能会发生切口内膜异位、疤痕妊娠、下次妊娠子宫破裂等问题,因此并不推荐。
另外一个导致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出的因素是绝经,绝经后随着雌激素的下降,胶原和肌纤维会出现萎缩,从而会加重脱垂,这也就是为什么雌激素治疗也是有助于缓解脱垂和尿失禁的一个原因。
罕见的一个因素是先天性的缺陷,大概只占了2%左右,一些罕见的结缔组织病如马凡氏综合征的病人有可能会发生脱垂的风险较大。
子宫脱垂分为三度:
Ⅰ度:子宫颈下垂距处女膜<4cm,但未脱出阴道口外。
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
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子宫颈。
Ⅱ度: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已脱出阴道口外。
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
重型: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
Ⅲ度:子宫颈及子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治疗方案
子宫脱垂的病因基础是盆腔支持组织缺陷,因此治疗原则是加强盆底肌肉和筋膜张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积极治疗使腹压增高的咳嗽便秘等慢性疾病。
1.非手术治疗
(1)子宫托(pessary):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子宫托直径大于尿生殖裂孔横径,可以支持子宫和阴道壁并使其维持在阴道内而不脱出。制作材料为硅橡胶、塑料等,其形状很多,常用的有环型和喇叭型(图4),或球形子宫托(图5)。
选择大小适中的子宫托,第一次使用子宫托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安置。白天使用,晚间取出,洗净备用。久置不取可发生子宫托嵌顿,甚至导致尿瘘或粪瘘。宫颈及阴道壁炎症、生殖道溃疡者和重度脱垂无法还纳者不宜使用,月经期和妊娠期停用,使用后每3个月复查。
(2)盆底肌肉(肛提肌)锻炼:适用于轻度子宫脱垂者。嘱患者行收缩肛门运动,用力使盆底肌肉收缩放松,每次10~15min,2~3次/d,此疗法可以配合服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同时进行。
(3)改善全身情况:治疗祛除咳嗽、便秘等慢性使腹压增高的疾病。已绝经者应该适量补充雌激素,避免过度疲劳休息后能改善减轻子宫脱垂程度。
2.手术治疗适用于Ⅱ度以上脱垂者、合并直肠膀胱膨出有症状者及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原则为恢复正常子宫解剖位置或切除子宫,修补阴道壁多余黏膜,缝合修补盆底肌肉。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生育要求及全身健康状况选择以下常用的手术方法。
(1)加强盆筋膜支持的手术:适用于Ⅰ度脱垂或Ⅱ度脱垂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和宫颈延长者。常用的手术有: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②阴道前后壁修补+宫颈部分切除及主韧带缩短术。③韧带悬吊手术。经腹腔镜行圆韧带、骶韧带缩短术,适用先天性单纯轻度子宫脱垂患者。
(2)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适用于Ⅱ、Ⅲ度脱垂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3)阴道封闭术:又称Le-Fort手术。适用于子宫颈无恶变、年老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因术后部分阴道封闭失去性交功能。
预防保健
1.更年期是女性生理功能从成熟到衰老的一个转变时期,也是从生育成熟期进入老年期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最后消失。因此,妇女在更年期及老年期,一方面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低下,使盆底组织及子宫的悬吊装置变得薄弱,张力减退。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妇女的体质也逐渐衰弱,全身的组织张力亦日趋减退。故更年期及老年期的妇女容易发生子宫脱垂。所以,做好妇女更年期及老年期的保健,对预防子宫脱垂也是极为重要的。
(1)更年期及老年期的妇女,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同时,更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精神负担,排除紧张、焦虑、恐惧的心情。
(2)应适当减轻工作,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
(3)要注意营养,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坚持做肛提肌运动锻炼,以防组织过度松弛或过早衰退。
(4)积极防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和习惯性便秘,定期进行全身及妇科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各种常见病。
(5)及早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在除外妇科肿瘤、心血管疾病、乳腺癌、高脂血症和肝胆疾患等全身性疾病时,应及时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它不但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减轻和缓解更年期症状,还可以改善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甚至消失而产生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出的生理学基础。
2.此外,妇女一生中要经历许多特殊的生理时期,也是她们易于患病的时期,做好这些时期的保健,可以避免或减轻产生子宫脱垂的病理学基础,是预防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发生子宫脱垂的关键。
(1)加强妇女的劳动保护:过度的负重作用及体姿用力是子宫脱垂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妇女的劳动保护,是预防和减少子宫脱垂的可靠保证。
(2)做好青春期保健:女子在12~18岁之间称为青春期。由于青春期卵巢及女性生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外界和内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女子的正常发育和生殖功能。发育不良的女子,其肌肉虚弱,韧带张力较差,往往伴有腹壁松弛而无力称无力型体格。这种人通常伴有内脏器官下垂(如肾下垂、胃下垂等)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使腹内压力增加,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做好青春期保健,对保证妇女身体健康及正常发育、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注意月经期保健:月经期虽属生育期妇女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加之,受内分泌的影响而盆腔充血,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都降低。如不注意月经期保健,容易引起妇女各种急慢性疾病,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特别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受到冷的刺激(主要是冷水),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乱而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目前认为,卵巢功能与盆腔支持组织的张力有明显的关系。闭经时,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少,致使盆腔支持组织张力减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加强月经期保健,对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也有很大的意义。
(4)切实做好孕期保健:做好妇女的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纠正胎位异常,防止发生胎位性难产,也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之一。
(5)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分娩损伤是子宫脱垂的重要病因。产程愈长,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愈高,这是与支持子宫的悬吊装置和盆底软组织遭受损伤的机会较大有关。目前认为,第一次分娩时所造成的损伤更是关键。在子宫脱垂患者中,第一胎产后发病者最高,约占30%。因此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防止产伤,是预防子宫脱垂的最重要环节。
(6)认真做好产褥期保健:产妇从胎盘娩出后至生殖器官恢复到非妊娠状态,一般需6~8周,这段恢复过程称产褥期。在产褥期中,妇女的解剖和生理变化均较大,此期若未引起重视,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据报道,产褥期子宫脱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期,多系1个月内参加劳动者,子宫脱垂发生率最高,占全部病例的85%以上。这是由于产褥期子宫及其支托结构因妊娠分娩而造成的生理及病理的改变,尚未得到充分恢复之前,过早参加劳动(包括繁重的家务劳动),容易引起子宫脱垂。因此,认真做好产褥期保健,对预防子宫脱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7)切实做好哺乳期保健:哺乳期间卵巢功能下降。尤其产后长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长期处于低落状态而导致子宫萎缩,子宫的支持结构和悬吊装置松弛无力,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如遇到增加腹压或体姿用力等外因条件,均可诱发子宫脱垂。哺乳期在1年以内者,子宫脱垂患者仅占9%以下,而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占90%以上。说明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另外发现,妇女在哺乳期承受腹压后,子宫位置下降较非哺乳期明显,因此,切实做好妇女哺乳期保健,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
想了解更多妇科疾病知识,欢迎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