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男,45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普外科主治医师。年毕业后一直在基层从事医疗工作,于医院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至今,现任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全科医疗科主任。从医17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能高标准、严要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工作,以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娴熟的专业技术服务于每一位患者,深得广大的职工和患者的好评。
年医院的时候,由于工作需要,他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外科专业,担任了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主任,从事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一切从零开始,逐渐熟悉完善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预防、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保健、慢病管理、精神病管理及卫生监督等各项公共卫生工作。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他带领责任医师团队入户调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时候经常被拒之门外,甚至会被不理解的居民送到居委会。他始终执着地坚守,在年迎接湖北省公共卫生居民健康档案检查过程中,当被问到居民的家庭成员、身高、体重、疾病、用药、危险因素等问题时,他的回答准确率为%,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数年来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体检人数由人增加到人,为行动不便卧病在床的老年人,预约上门体检并抽血检验。作为健康教育的宣传者,每月他都安排好宣传栏的更换和各类义诊、讲座,向社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折页。开展慢性病规范化管理,他督促每一位患者按时服药,定期随诊。近年来,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由99人上升至人,糖尿病患者由33人上升至人,规范管理率大于40%。
年,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住院部,医院领导出于工作实际和信任,把他安排到了全科主任和住院部主任的职务上,万事开头难。几年来他每月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每年的公休假也没有休过,节假日和夜班也始终坚持一线值班,坚持到门诊、住院部亲自诊治病人。
工作17年来,他扎根于基层,工作在临床医疗第一线,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提升医德素养,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每一位患者极端负责的态度,为每一位患者排忧解难,时刻把病人利益放到第一位,成功救治无数患者。他在义诊的路上,发现一位老姨妈摔跤致头皮挫伤,及时联系了她的老伴,并把她扶到诊疗室为她做了清创缝合术,打了破伤风,并建立了健康档案、老年人档案及慢病档案,家属非常感谢,连声说遇到好医生了;沙市东区一位患者在北京做了双髋关节置换手术,需要上门折线,因为缝线是机器打上去的,折线需要专业工具,荆州开展这样的缝合业务的单位很少,医院都不敢接诊,到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时,他反复观看了视频,思考后决定收下这位患者,成功帮助患者解除了困难;辖区老年人居多,中风后遗症导致卧床的也很多,粤港新村的一位老红军,两边臀部褥疮,他连续上门换药2月直到患者痊愈;文化宫社区一名患者中风膀胱造瘘,他每月上门更换导尿管1次,直到患者最后闭眼;航道宿舍一名患者肝癌晚期,腹水、导尿后无尿,他上门检查尿管情况;患者安眠药吃多了,他上门检查生命体征;患者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心能不全的,他上门转诊;一位患者中风后遗症,失语,不能吃东西,靠胃管营养支持的,家属问可不可以上门上胃管,其实他的家已经跨出了辖区,但王海主任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经常说,能给病人治好病是他最快乐的事情,能给病人减轻痛楚是他对本职工作热爱的体现。他以自己高尚的医德、精通的医术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在临床工作中他能给患者提供最合理适当的就医方案,千方百计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减轻就医经济负担。在患者家属不能正确理解和接受病情医疗措施的时候,他勇于接受患者家属的质疑并以事实说服患者及家属,赢得患者及家属理解支持,用自己在医德、责任心和爱心让患者家庭提振战胜病魔的信心。
他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医院真正的顶梁柱和病人的贴心人,医院急需他的时刻,他总能闪身而出,用他那诚挚的热情、精湛的医术为患者减轻痛楚,给他们带来康复的快乐。他认为无论医疗改革如何深化,形势怎样变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道德观念不能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不能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诚信第一的责任感不变。
近年来,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王海主任这样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诸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努力拼搏下,结出了累累硕果,先后荣获了湖北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省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甲A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群众满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荣誉。王海主任把宝贵的青春真诚无私地献给患者,医院,献给了他热爱的卫生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充分展现了一名医务人员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他用对事业真诚的热心,谱写了一个“白衣天使”的颂歌!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