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膀胱瘘症状
膀胱瘘形成
膀胱瘘危害
膀胱瘘手术
中医膀胱瘘
膀胱瘘原因

荐读养老靠什么附原文留言

年3月9日

来源:远方青木(YFqingmu)

作者:一棵青木

原标题:谈谈真实的养老院

每一个人都会面临养老的问题,而绝大多数人都打算把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托付给养老院。

所谓养儿防老,已经成了一个被人嘲笑的土气词汇。

不靠儿子,不靠女儿,自己攒够钱,老了就去养老院,多潇洒。

这么想没问题,但你首先要了解一下真实的养老院是个什么样子。

在很多人的眼里,养老院就是每天有人伺候你吃饭,伺候你穿衣,伺候你洗澡,然后你和一群老人们每天散步打牌吹牛的好地方。

以上是对养老院最基本的要求(幻想),还有些人甚至觉得养老院应该安排护工提供给老人聊天甚至按摩服务。

这些服务,在古代可都是王爷级别的服务啊,你年轻力壮的时候都没享受到,凭啥觉得自己老了就能享受到。

真正的养老院应该提供什么服务?

养老绝不止是给生活费,让一个老人有饭吃有衣穿,以今天中国的国力,这并不算什么。

只要你还有力气拿外卖,并能自己把饭吃下去,且能用洗衣机,你都不需要养老。

你首先要明白,只有失去照顾自己能力的人,才真正需要养老服务。

我现在看到很多什么所谓的老人结伴养老,姐妹结拜养老,都很想笑,因为真的太可笑了。

找个伴聊天还行,指望其他老人给你养老那就真的算了。

并不是每个老人都需要养老的,有些老人一辈子身体健康,可以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洗澡,某一天突发疾病去世了。

这叫喜葬,因为这位老人没受罪。

只有失能的老人,才会涉及到真正的养老问题,在此之前最多只是抱怨没人陪伴而已。

什么叫失能?

当一个老人无法完成吃饭、穿衣、洗澡、上厕所、室内走动、上下床中的至少一项时,叫失能。

如果一个老人不能完成上述一项以上,叫重度失能。

如果一个老人不能完成以上全部项目,叫完全失能。

根据CCTV的数据,中国老人在80~89岁阶段,重度失能的概率为12.7%。

这些人,才是真正需要养老的人。

子女对老人的养老,并不只是给生活费,也不是每年回家看老人几次。这些是义务,具备最低良知的子女都会这么做,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养老。生活费老人可以自己攒,养儿防老早就是过去式了,现在国家也会发养老金。而子女的常回家看看,只是会让老人更开心而已,并不会实际解决什么问题。

但是当老人失能之后,真正的养老问题就来了。一旦老人失能,就需要一个人全职照顾,寸步不能离身。这个时候,你才开始需要真正的养老。

和你结伴养老的老人,不可能服侍你吃饭穿衣,和你结拜养老的姐妹,也不可能帮你端屎端尿。能真正提供这些服务的,只有养老院里的年轻护工。

很多人觉得,只要我年轻的时候攒了足够的钱,就可以找到好的养老院安度晚年,不需要依靠任何人。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定会有人尽心尽力的把自己伺候舒服的。超级富人也许可以,但工薪族就别想了,你指望自己存的那几十万块钱就能过上这样的日子简直是做梦。

没去过养老院的人,首先应该了解到一个常识。

在法律上,幼童和失能老人都是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幼童必须要有一个法律上的监护人,一般是自己的父母。失能老人也需要有监护人,一般是自己的子女。如果有失能老人想入住养老院,必须要有自己的监护人签字,也就是自己的子女。签了这个监护人的字,以后老人在养老院产生的一切费用,包括突发重病的抢救费用,都由这位签字的子女负责。

没有子女,养老院一般是不收的,因为不敢收。万一中间突发重病,万一医疗花费极其巨大,怎么办?养老院不治,会被指责为冷血屠夫,治了但没人愿意承担这个费用,养老院会破产。这就是失能老人入住必须子女签字的原因。

没有子女就不能住么?也行,但老人要先交押金,很多很多押金,然后你有任何支出,养老院都可以在这笔钱里代扣代缴。无子女,失去部分甚至全部行动能力和反抗能力,自己有一大笔钱在养老院账户里可以被任意扣除,自己没有能力监管也找不到人帮自己监管。这种老人,约等于唐僧肉。

请大家注意一个基本常识。

幼儿园的服务对象是家长,而不是幼儿。

养老院的服务对象是子女,而不是老人。

因为只有家长才有能力投诉幼儿园,只有家长才能到处找媒体曝光,但幼童不能。

而在养老领域,只有子女才有能力投诉养老院,只有子女才能到处找媒体曝光,但失能老人不能。

养老院的费用挺贵的,最便宜也得两三千一个月,贵的要好几万。

你知道养老院的护工多少工资吗?

不到三千块一个月。

一线城市那种每月收1万块费用的高端豪华养老院,给护工开的工资能到四五千,但绝大多数普通养老院的护工,就两三千左右。即便给护工的工资这么低,养老院也是一个出名的低盈利行业,仅有5~6%的利润,支出成本和收入几乎都是明帐,其盈利对应于庞大的基础投入而言少的可怜。

利润少,导致养老院的床位一直不足,年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养老床位不足30张。

所以护工的工资,提不上去。

这么点工资能招到高素质人才么?你觉得这么多工资应该能招到什么层次的人才?但这些护工的工作强度却特别大,给老人穿衣,喂老人吃饭,给老人洗澡,服侍老人换尿不湿,端屎端尿。而且,是一个护工对接多个老人。

护工也是人,你觉得护工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你上班可以不开心,可以摸鱼,护工也会。对比一下,你花三五千一个月送孩子去的幼儿园,给幼师的工资虽然只有三四千,但已经比护工高了。

你把自己的孩子视若珍宝,每天接送,孩子情绪稍微不好一点你都感知的到。就算这样,幼儿园又出了多少虐童事件?而养老院,有几个子女能做到每天去探望老人一次?一个月能去一次的就是好孩子了。

照顾失能老人,比照顾孩子难多了,子女探望的又少,监督的力量很弱。

你觉得养老院里会发生什么?

当然,现在养老院的管理很严格了,直接对老人施加暴力这种事已经基本不存在了。但你要是要求护工给老人提供一个开心的情绪,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养老院对护工的考核,主要是老人的身体是否干净,是否有异味,有没有按时吃饭和吃药。老人是否开心,这个没办法考核,也不可能去考核。所以护工的一切劳动,都主要围绕着清洁来进行,及时给老人换尿布,及时给老人房间扫地拖地等。

很多老人,就像一个有声物品一样,每天被护工定期擦拭一番,只要把老人喂饱了,不让老人磕着碰着,这一天就算功德圆满。最后,很多老人的目光,变得越来越呆滞。

什么样的老人能在养老院里过得好,能让护工多费点心照顾?

有子女经常来看望的老人。

有位养老院的院长说,子女经常来看望的老人,没一个好惹的。一旦被这些子女发现了问题,要么大闹养老院,要么会敲养老院一笔钱或者减免养老费,总之都是巨大的麻烦。

对于子女经常来看望的老人,护工都会尽量多给点照顾,因为怕自己惹上麻烦。如果你是护工,你也会这么选择。而如果子女来看望老人时,每次顺便给护工带点东西或者给一点小费。那这位老人的待遇会和其他老人截然不同,差距非常大,他会真正的享受到什么是情绪照顾。优先照顾谁,每天对谁笑一笑,对谁的语气软一点,这都是护工自己说了算。

一个经常来看望,且出手大方的子女,明显极其重视老人。一旦出了啥事,那可是天大的麻烦。而且还有小费,那么护工自然会做的尽善尽美。这样的老人,是养老院的老人圈里最顶层的存在,简直可以横着走,其他老人只有羡慕的份,也不敢多说什么。

养老院的鄙视链:

子女经常来看望的老人>可以电话迅速喊来子女的老人>子女在外地很难喊来的老人>完全无子女的老人。

完全无子女的老人,在养老院里真的是小心翼翼的活着,谁都不敢惹,连隔壁床的老人都不敢惹,因为别人可以喊来孩子撑腰。至于护工,那更不敢惹,因为自己连下床走路的力气都没了,绝不可能靠自己维权。

钱,此时是没有用的。

失能且无子女的老人,如果还很有钱,那犹如三岁小儿持金过市。如果一个孩子突然失去父母,无任何监护人,爸妈所有的财产被交给幼儿园代管,根据幼儿园的需要代扣代缴。

你猜这个孩子会遭遇什么?

别说幼儿园代管财产,就算很多亲叔叔亲姑姑代管财产都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

老人失能后,其体力和智力都开始飞速的退化,失能老人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和三岁孩子几乎没有区别。

这个时候没有监护人是万万不行的。

此时子女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支付生活费,还是一种对养老院潜在的威慑和制约力量。你的子女不一定会大闹养老院,也不一定找记者曝光,但需要有这种潜在的可能性。

就像核武器,你也许一辈子都不用,但不能没有。

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最终是由人来掌管钱的。

在你决定自己的人生决策之前,建议可以先去当地的养老院调查调查,和里面的老人聊一聊,或者在里面闲逛几个小时。

也许,你会改变自己的人生观。

精选留言(部分)

越光

攒钱,老了找个农村来的五六十岁的保姆,解决很多问题,死了,房子归他,养老金做保姆费,赚钱是第一要务。如果不生小孩,就存几十万,那你小孩生下来就等于欠几十万了,小孩的日子真的太惨了。

远方青木

作者

死了,房子归他???养老金做保姆费???你这是悬赏找人杀自己么?

忽然顿悟

晕,那除了养老院,还有敬老院,敬老院是否情况会好一点呢?

远方青木

作者

你不喜欢吃圣女果?那我给你换一盆小番茄~

王金富

我己准备好了,那天完全失能了,就去天堂。

远方青木

作者

说都这样说,但求生的人的本能,真到了那一天,哪怕有一丝可能,你都会想活着

醉于深蓝

我爸妈要是进了养老院,我那时也差不多到了退休年龄,送他们进去的同时,顺便降薪进该院当护工,请院方将父母及与他们关系较好的老人安排给我护理,院方放心,少支出,我拿社保和护工双份工资,父母天天有我陪伴,多方收益。等送走他们,我的儿女也如法炮制该流程,请问,我算不算资源整合的高手?

远方青木

作者

这算数真好,先交2个老人的钱,比如每人3~5千,然后自己拿一份2~3千的工资,还会被要求分出精力照顾其他老人,你咋想的?

叫我恋恋

看现在很多收了钱的博主力推年轻人们不生不婚,以后结伴养老就很好笑,不生不婚是自己的自由,但是把养老问题想得如此轻松简单,那这辈子基本也就完蛋了…以为自己攒下的那几十万能够让躺在病床上的自己过好最后那几年吗?做手术连签字的人都没有!但凡去过一次养老院也不会说这种话…实在是幼稚可笑

叫我恋恋

有人的为了推崇不婚不育已经走上了极端,你可以不生,不婚过一辈子,但是,你不能幼稚的说只要我攒几十万,我立遗嘱把钱给保姆,给我侄子他们照顾我就行了,你连你自己生出来的亲生血脉都不相信可以给你养老,何况是保姆和侄子侄女?不怕人家收了遗嘱转头让你意外死亡?

今年25了,还没有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最终也要走向相亲结婚的道路吗?

远方青木

作者

为什么要用这么悲观的语气呢,相亲只是提供优质对象的途径而已,其他不代表任何东西,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啊,毕竟大部分人的交际圈都太窄了,不可能认识到合适的异性

犹悠幽幽

之前请了一个下岗后出来干月嫂的东北阿姨,刚下岗医院干护工,后面学了月嫂,虽然干月嫂要熬夜比计时上班的护工累多了,但是她说照顾小孩跟照顾病人老人的心态完全不一样,更别说收入的差距了。人天生愿意照顾小孩不愿意照顾老人,这是人性,自己子女都靠不住凭什么指望陌生人

???ζ???壹

那那些丁克,不婚不育的就没有路子可走了?

远方青木

作者

期望自己别失能,直接突发疾病就走了,这还好一点

李星燚

如果你是有钱人,特别特别有钱,可以不生。你顾得起高级律师保障你的尊严。

如果你没钱,生孩子才是养老的唯一保障。

当然,也别生太多,到时候就谁都不管也可能。

远方青木

作者

至少1个,给你当监护人签字就行了,你出了事肯替你出头,至少你年轻时候攒的钱,还能顺利花出去,你留下的那个子女哪怕不照顾你,也是对那些看你极度衰弱后觊觎你的人是一种威慑。

澳洲矶仔

喜欢你的文章,就是因为有分析、中肯、接地气。父亲去年从养老院离世,看了你的文章,点点滴滴都是验证。没有经历过的,一句话很容易;经历过的一句话也不想多辩。

?Lucky?

我的外婆住过养老院,记得和妈妈一起看她时。旁边有位老太太想再吃一碗馄炖,护工都不愿意给她了,估计是吃多了担心又要上厕所。怎么说呢,养老本身就是一个难题。。。真是难题。。

王循达

这是看到的劝大家多生孩子的最好的文章了!

远方青木

作者

不是多生,是至少生1个~当然,越多越好

许昌大志

三言两语打消了我抱团养老的执念,厉害!

沉香

孩子存在的意义在于孩子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千万记住,当你进入养老院的时候,意味着已经与社会隔绝孤立开来,那个时候,钱的意义,就不是你以为以为的了。

这是社会里人性的特征,也可以算作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在养老院里什么叫弱,什么叫强,不是看你年轻的时候在社会上多有地位,赚了多少钱,而是看别人欺负了你以后会不会有人来找他算账。

孩子这个后盾不是给你靠的,而是给别人看的,靠不靠得住都无所谓,关键是一定要存在,因为他的存在本身就能让别人掂量掂量后果。

小熊快跑

经历这么长时间,对这句话深有感触:所有的孝顺都是建立在生活能够自理的前提下。也许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经历父母失能失智,而一旦经历,你就会明白“孝顺”这个词的沉重。

恐龙蛋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目前不生孩子的人越来越多,等过个几十年,相信就能见分晓了吧。

远方青木

作者

30年前,有很多人不愿意生女孩,觉得男孩是经济支柱,怎么劝都不听,现在都后悔了吧,但后悔也晚了

Eva

舅舅退休前省会警察,退休待遇副县级级别。退休两三年后老年痴呆,头两年老婆女儿床边伺候,任劳任怨,第三年痴呆严重后(不记得人,屎尿不能自理,可以进食,行动不便),送往当地中高档养老院养老,一?元,三人一个房间。进养老院没两天头磕肿了,家人还不敢吱声,责怪重了怕走了对老人更不好。家属每周看一次,每天除了睡觉就是绑在椅子上放在走廊坐着,双眼呆滞看着外面。养老院的饭菜就不提了,饭菜到手连个热气都没有。最后在养老院住了不到半年去世了,走时不过65岁,青木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我可怜的舅舅。

老汤

子女不仅是生命的延续,也是未来,是希望,当然也是最大的投资。

你投资之后如果经营的好,收益就大。如果投资失败,也别怪别人,好好反省自己。

我曾经是个很坚定的丁克,但是三十五岁时候送走猝死的发小,又救回来脑出血昏迷一个月的妈妈,忽然我觉得我应该有个孩子。

于是,我孩子今年上中学了,

我现在有点羡慕二胎,可惜自己夫妻年纪大了,劝各位且活且珍惜吧……

Sheeper陈老师

我外公因为瘫痪住在养老院,舅舅逢年过节就送护工红包,确实外公的待遇不一样!

#7

扶贫,养老是我们国家当下最应该去下力气解决的事情

ZoeTsou

母亲罹患癌症七年,医院,每天晚上陪床的情况下我还是发现一些问题,护工接大小便抱怨,要强的老人不愿意喝水,翻身的时候手重一点轻一点对身上满是线的老人来说,痛苦等级不同。想了个特别粗浅的办法,除了每天好言语尊重护工阿姨,另外设定每日奖金,周日看老人情况额外结账,这样不被抽成,护工也有动力些。。。但偶尔老人出现谵妄症状,不认识人,丧失对时间和空间判断后,还是得每天晚上陪着,医院比养老院更放心,因为还有护士,主管医生帮忙监督管控,她瘫痪两年没有褥疮,精神状态也很好。看着她慢慢退化成宝宝,自己的心态也愈发平静,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否也会病痛缠身,但无法恋爱无法结婚的自己,只愿将来在梦中快速终结生病

?雪云

几年前,我家附近的乡镇政府楼搬了,改成县城的公立福利院,主要是养老收养了2个弃儿。听邻居说那里的老人过得不好,洗澡就是一排老人脱光坐着,护工拿个水一个个喷一下……光是脑补画面就觉得为人做到这样真是无尊严和凄凉

远方青木

作者

成本问题,增加护工数量的成本负担不起

gaozhan

多年前我母亲在养老院做过护工,见到了太多太多,后来看不下去,回家了。她对我和弟弟妹妹说:我这辈子都不会进养老院,你们要是把我送去,我就是爬也要爬回来。

耶梦沙

一股悲凉之气从脚底一直冒到头顶,再从头顶泼洒而下,养儿防老养儿防老养儿防老,前几天还在跟朋友们讨论组团养老,原来真的是个笑话。最好的就是时刻锻炼好自己的身体,让自己老了的时候死的不那么痛苦。现在才懂得老年人说的:那天我要死了,最好就是说死就死。生不如死的在养老院,那才是真正的痛苦啊

耶梦沙

做一个合格的监护人,培养一个合格的监护人

?贝江.河畔?

太喜欢青木的百科全书。本文暗示多生几个子女养老?

远方青木

作者

我只是揭示一个社会事实,说的是否真实,你们自行判断,自己后面应该怎么做,也自行判断,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可以清心也?2?21??

另外分享一下,很多养老院都不会让子女随便去探视,这儿的不会指的是什么呢?

养老院会让你提前预约,等他们准备好了,你再过来,皆大欢喜(可能除了老人)。

孩子守在老人身边的时候,有工作人员或者护工也在,就是为了防止老人说出什么对养老院不好的事,会疯狂给老人使各种不容易让别人发现,但是可以让老人知道的眼色。如果这个老人的孩子是比较细心的,还能看出问题所在,如果是性格比较马虎的,那可能也不行。但,不管怎么样,确实如青木所说,有孩子的老人比没孩子的老人幸福。

???阿?豆?阿?隆???

有被震惊到,想转发给小姐妹,但是年轻人中(特别是我们学生群体)不婚不育的声音太强,建议她们结婚生子太难,我曾经也幻想过和姐妹养老院悠闲自在生活的,知道她们的想法没那么容易改变。

远方青木

作者

她们被欺骗的也太惨了,这会毁了一生的,每个城市都有养老院,难道不会去看一下么,这可是涉及到自己一辈子的大事

香香米兰

青木老师这篇文章写得太现实了!

本人就是在养老院上班,

深有体会!

我们养老院里有个老人的儿子是律师,虽说是无名小律师,但老人在养老院里就是有区别,有的时候老人还很霸道哟!

zoe

感觉生了一个孩儿,就像国家拥有了核武器一样,哈哈哈,顿时觉得每天被喊无数次的“妈妈"没有那么的苦了

老武

无子女监护的老人,即使有钱,一旦进入养老院,碰到无德的会很悲剧。因为都已经失去自理能力了,谁帮其主张权利、维护其尊严?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涟漪

现实很残酷,没有子女的老人去老人院真的是。。。但是不能自理的,又没有子女的老人真的是没办法!

千年老妖

青木这篇文章有毒,比任何催婚催生的话都管用……

远方青木

作者

陈述个社会事实。。。

王小原

我记得医院找了一个月嫂、就让我体会到了护工的照顾

那时候我连反驳她说的话都不敢因为怕她迁怒我的孩子

1少侠

知道了,养儿防老传统智慧靠谱,古人诚不欺我

dstamy

看到你的文章,吓到我了,本来打算就这样单身一辈子挺好的,现在看来真的不现实,还是积极的去相亲比较实在。人活一辈子,到后面连尊严都没有,那活着干嘛

Steve

青木先生,你是不是接了国家的密旨来吓唬我们,让我们生二胎的?

远方青木

作者

写养老院问题的文章,至少5年前就有了,而且很多,这就是社会事实,已经存在至少十几年了。我只不过是用我的语言,重新把这个事实说出来而已。

吴杰林

你这篇对于年轻人来说,比送他几十万还值钱!

天卓兄

我有一计,用智能机器人帮老人实现基本生存,用vr设备给老人营造虚拟情感体验,是不是就可以独立养老了

远方青木

作者

生产力真发达到这个地步,人类早进入共产主义了,但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你老的时候,人类科技没有发展到这种地步,你怎么办?

灰色轨迹

坐标湘潭,可以说是四线城市了。医院上班,以前的疗养院,现在医疗和养老结合,可以算是湖南最好的养老院了。有健康养老和重度失能养老。健康养老的设施先进,娱乐也不少,可以租套间,单间或合伙租,一个护工护理几个老人。失能的老人就没得选了,单独开一科室,几个人一间,每天躺那,什么都得护工干,护工不骂人按时给翻身抹身子给喂饭就算好了。真的是看人来照顾,子女经常来看望,过年过节给点红包的肯定照顾好些,其他的就呵呵了,经常有要抢救的,需要打电话给家属问抢救还是放弃。在那环境呆久了,真的会变得麻木。

徐放

我父亲九十岁了,完全失能,每天都是我抱着去上厕所、洗澡…。

有人劝我送养老院或者请个护工,但是女护工根本弄不动,男护工在家也不放心。

还好我工作相对自由,还能自己照顾。我有俩儿子,但是说实话,我真没信心等我老了,他们能像我照顾爷爷一样对待我。我爱人总想着自己去老家自己养老,我就说她做梦,这篇文章正好给她好好看看。

指尖染尘

青木讲的很不错,我们义工经常去养老院,每次去老人都会围成一圈,我们只是简简单单的唱唱歌,说说话,分发小礼物,明显感觉老人有情绪波动,相反,护工明显显得不耐烦,散场的时候,很多失能的老人被护工架回去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出来粗暴,不知道当事老人怎么想,但是我也扶老人,手臂的肉松弛的不得了,蹒跚一分钟10米路,给我再多钱我也坚持不了护工的工作。

大黄?

说的很对。刚成为新手爸爸,会付出全部心血抚养孩子成长,不打算让孩子在身边养老牵绊他们,只希望等老了他们能当个监护人出面就行了

朱江龙

养老,是一个人价值观的底线,一个家庭价值观的底线,一个底层服务者价值观的底线,一个民族价值观的底线。一旦走到养老这一步,你必须面对你终生价值观中最不愿意面对的一切底线,你无法选择的生与无法选择的死的一面。

小龙

以前有个行为叫“吃绝户”。无儿无女得老人在养老院,基本被吃光不吐骨头了。

女儿很乖

公公妈妈在养老院(乡下镇上养老院,每月七八百的样子),公公基本每周会去探望,带点水果零食,其他两个姑妈,一个大伯也是有空就去,所以我们每次去看奶奶都觉得养老院很好,奶奶在里面也很开心,屋子里很干净,床上无异味,大伯还会给照顾的人塞点钱啥的,所以奶奶住的是养老院里比较好的房间,同屋住了一个自理能力很强,儿女也有点能耐的奶奶。完全验证了青木的观点,等我老了,希望我女儿也这样就阿弥陀佛了

Weil

我觉得现在社会,好多丁克思想的人,就是看多了毒鸡汤,被外国思想扭曲了,总是想当然,活在不切实际中,年轻的时候思想漂的厉害,不接地气,等老了,成了社会负担,到死了才幡然醒悟,发现自己就是笑话。唉,老祖宗年传下来的宝贵经验比不上人家年的毒鸡汤。

谭聪

三言两语就能说穿事情的本质,直插人的心脏,比再多的鸡汤说教都管用。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是我见过的最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guanga.com/pglyy/1625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