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1日,由山东预防医学会主办,医院承办的“山东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换届)大会暨妇科肿瘤防治与生殖内分泌学术研讨会”在济宁圆满落幕。本次会议历时3天,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形式,邀请了省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就妇科肿瘤防治与生殖内分泌热点话题进行全方位研讨,现场互动积极,气氛热烈。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合作媒体,为您带来现场精彩报道。
学术讲座
王玉东教授:复发性卵巢癌的腹腔镜手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王玉东教授通过个案病例及手术视频详细讲解了腹腔镜下卵巢癌手术的治疗经过。他指出,在制定具体手术方案时,需谨记整体切除部分或全部盆腔器官,目的是切除病变,并考虑患者是否能耐受手术,同时可排除其他转移病灶。因此,临床医生在今后工作中遇到该类术式时,可参考以下4点:(1)多学科充分沟通与合作;(2)全面评估后制定治疗方案;(3)满意的肿瘤减灭术可延长PFS和OS;(4)注意患者的生活质量。
倪观太教授:骶棘韧带固定术的难点与处理对策
医院倪观太教授主要对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腹腔镜下后路骶棘韧带固定术等进行讲解。他表示,与使用生物材料的盆底重建手术相比,SSLF更经济也更易被患者接受,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更适用于年龄大或合并严重内科病症的患者。随后,通过精彩的手术视频分享,倪教授详细阐释了骶棘韧带固定术的难点,并对该术式难点的应对策略进行总结,即熟悉盆底解剖,充分暴露水平,多种路径解决。
田永杰教授:女性盆底应用解剖与盆底泌尿疾病
医院田永杰教授结合大量图片从盆底的肌肉、筋膜、血管等方面描述其解剖情况。他表示,盆底具有支持、括约、性功能,妊娠与分娩都会对其产生影响。盆底疾病涉及三个重要问题,即盆底的构成、涉及盆底疾病的基本理论、基于理论设计的治疗方式。恢复受到破坏的结构从而完全/部分恢复功能,结构决定功能是盆底整体理论的理论基础,而保持平衡和谐是盆底结构的主旋律。因此,我们要认识到盆底是个整体,任何部分出现异常均会产生症状和疾病。
荣风年教授:宫腔镜手术子宫颈预处理临床实践指南
山东第一医院荣风年教授围绕宫腔镜手术子宫颈预处理的评价指标、子宫颈预处理方案与选择、子宫颈预处理的临床常见问题与应对三方面,对《宫腔镜手术子宫颈预处理临床实践指南》给予了详细解读。她表示,多数情况下药物预处理后阴道流血,可对症处理,不影响宫腔镜手术的实施;子宫颈机械预处理时,可根据患者实际临床症状选择吸氧或是多学科会诊处理。对于影响子宫腔形态的子宫肌瘤患者,若肌瘤体积较大,则需要更充分的子宫颈扩张,并推荐子宫颈预处理方法的联合使用。
周应芳教授:年轻育龄内异症患者腹腔镜术中生育力保护措施
医院周应芳教授依次介绍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定义、分型、患者生育力评估、重建Douglas窝、输卵管粘连分离、囊肿剥除等,指出输卵管系膜常常沿壶腹部与卵巢皮质粘连,这些粘连通常覆盖相当部分卵巢皮质,可能干扰排卵时卵细胞的释放。研究表明,囊肿剥除术常伴有正常卵巢组织丢失,严重伤害卵巢。因此,年轻育龄内异症患者的腹腔镜手术要点包括尽量切除异位病灶,安全前提下切除DIE;仔细剥除囊肿,多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开放Douglas窝,恢复盆腔解剖,注意输卵管的通畅性及伞端形成。
王沂峰教授: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生育力保护及助孕策略
医院王沂峰教授主要对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保育治疗的适应证、治疗、助孕策略等予以阐述。他表示,对于不愿意立即妊娠的患者,应采用低剂量孕酮或含孕激素的IUD进行维持治疗,并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对于生育完成患者,应尽快进行子宫切除术。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具有可行性,但需要结合生殖科、肿瘤科专业医师综合讨论后方可执行。胚胎冷冻保存和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更适合于卵巢癌患者保存生殖力。此外,术后还尽早进行备孕,必要时进行辅助生殖。
陈春林教授: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医院陈春林教授指出,对比现有支持与不支持文献得出,IB1期肿瘤直径<2cm或≤2cm子宫颈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肿瘤学结局不比开腹手术差。分析中国宫颈癌大数据研究得出,IB1期肿瘤直径≤2cm宫颈癌中,LRH及ARH的5年OS及5年DFS无差异;LRH在IB1期肿瘤直径≤2cm宫颈癌中可行。随后,陈教授综合国外文献及国内数据总结到,对于IB1期肿瘤直径≤2cm子宫颈癌,①肿瘤学结局: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当;②生活质量: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相当;③严重并发症:腹腔镜手术高于开腹手术。
邱丽华教授:宫颈HSIL治疗后复发的处理
上海交通大医院邱丽华教授首先向大家展示了宫颈组织学HSIL的临床管理流程,提出如果患者为孕妇或者<25岁,处理将会改变;如果患者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