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诠释天使情怀
中风病科张丽君
“天使”是传说中神仙的使者,是幸福和温暖的象征。我们的职业被誉为“白衣天使”,这是人们对护士形象美和内在美的深情赞誉。她就像美丽的白鸽,盛满着人间的情意、生命的温柔。一顶燕尾帽承载一方蓝天,一袭白衣映照一腔柔情。都说我们崇高伟大,可是又有谁想得到,在这份崇高伟大的背后,其实是一颗颗普通的天使心!
天使需要爱心和同情心。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过,“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岁岁年年多少事,迎来送往何其多。在看似有限的空间里,护士姐妹们走出了无限的脚步。虽然辛苦,但是我们很充实。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虽自觉渐渐瘦弱,但觉快乐。”是怎样的力量让我们如此“痛”并“快乐”着?是夜深人静巡视病房时那一张张安然入睡的脸;是在我们精心护理下,得到康复的病人热泪盈眶的道别;更是交接班时病人的一声“您辛苦了!”疲劳顿时化为力量,每当此时我的内心便会有一种强烈的震撼,一种自豪与满足油然而生!
天使需要责任心。护士的责任是严肃的,因为她面对的是宝贵的生命;护士的责任是细致的,平日里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件温馨而又平凡的小事,但它融入了护士对患者的浓浓关心,为患者点燃了生命的火炬,驱走病魔笼罩的黑暗;护士的责任是崇高的,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有多少患者在护士的精心护理下重新开启了新的生活。
天使需要耐心和细心。记得刚转入咱们科室时,我们的护士长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过,“我们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不仅是组织者和执行者,而且是教育者和宣传者,这需要我们对病人更耐心,工作更细致。”是呀,当我们付出了耐心细致的工作后,会发现自己得到了很多。当听到患者用最温柔的语气回赠我的那一句句“谢谢,你真好!”时,我知道,我的付出终有收获。那一刻,我被这温柔的岁月感动着;那一刻,所有的劳累都烟消云散了!
除了该有的担当,天使还需要暖心。我来到咱们这个科室五个月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和谐融洽的科室氛围,护士姐妹们总是互相帮助,不分你我;在这里,我体会到了科室的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缘分让我们相聚于此,那些美好好像都是命中注定,命里有你们,如此暖心,未来方可期。
时光流逝的是我们的青春,永恒的是天使的风采,与生命同行,是我们最伟大的标志。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明白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是它让我理解了活着就是一种美丽!我很庆幸,我能如此的贴近生命,去触摸,聆听,去感悟!选择了护士这一行,是我今生走过的最无悔的路,也是千千万万白衣天使的情怀!
靠近您、温暖您外科阳梅艳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提起护士,人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疫情中,一个个白衣天使在抗疫一线守卫生命,负重前行,是战斗在没有硝烟战场的英雄。其实,我们不是英雄,我们只是南丁格尔誓言的践行者,是病人床边的提灯女神,是他们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在患者无助时给予支持,绝望时给予希望,痛苦时给予安慰。我国护理前辈林菊英说过:“在生命的单程列车上,护士优质的服务,将使人生旅途的终点得到延伸。”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护士,让我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着人间百味,让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的对待每个生命,奉献自己的爱心,驱除病魔,为患者托起生的希望。选择了护理,就选择了奉献。今年五月份,科室收治了一个卵巢癌术后并发直肠膀胱阴道瘘的患者,入院后,患者情绪特别低落,不愿意搭理任何人,每次主动和她沟通,她都特别排斥,给她做治疗,她也不配合,有时候甚至故意刁难我们护士,尽管经常受到她的挑剔和责骂,但我无法做到置之不理,我还是经常去她病床前嘘寒问暖,主动和她聊天,我深信行胜于言,因此用自己无言的行动展示着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我主动协助她的家人为她擦身、拍背、洗脸梳头、换衣服。因为她的腹部有伤口跟多个瘘口,每天都要更换,每次更换都有一股十分难闻的恶臭味,弥漫着整个病房,家属戴两层口罩还离她远远的,但是我却毫不嫌弃的守护她。也许是我的耐心和安慰打动了她,从此以后,我为她做任何的治疗和护理都非常的顺利,而且只要我在,她指定要我一个人做。就这样,在她住院的6个月,我对她几乎有求必应,甚至休假我也抽空来科室替她做治疗。当时我心想只要能够改善她的生活质量,她积极配合治疗,我辛苦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忽然明白只有真正用心对待患者,才能感动患者,才能把患者变成自己的朋友,消除患者心中的抵触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虽然我们经常遭到委屈和误解,但我们无怨无悔。她出院时还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谢谢你大半年的陪伴,谢谢你在我最孤单绝望的时候给予我温暖。”那一刻我流泪了,我被病人感动了,被自己的工作感动了,我看到的是她对生命的渴望和健康的向往。患者出院后,考虑到她的瘘口更换不便,我不顾家里病重的婆婆和年幼的小孩,在寒冷的冬天每两天都坚持往返乡下帮她更换瘘口。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忙碌的身影。现在,这份辛苦还在继续,但我无怨无悔!没有惊人的创举,也没有动人的誓言,我就是一个平凡的护士,做着平凡的工作,但我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不论现在,以后,我都一如既往将爱置于心,与病人生命同行,让病人因我们的护理而减轻痛苦,因我们的真心安慰而树立信心,恢复健康。为患者撑起一片亮丽的天血透室医院里有个科室叫血透室,这里的护士没有节假日,她们二十四小时待命,半夜加班是家常便饭;这里的患者全年无休,医院三次,风雨无阻,从不缺席!他们就是血透患者。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透析治疗是一种终身替代治疗,过程漫长而艰难。血透室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专科护理技术,还要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以保证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记得有位刘阿姨有一次血流量不足,做了两个多小时就下机了。透析时间不够,脱水不到位,透析不充分,就会有心衰和高钾血症的风险。患者和家属愁,我们更愁。针对刘阿姨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内瘘穿刺由锐针改为钝针,也就是扣眼穿刺。前期需要由一个护士采用同样穿刺点、同样进针角度、同样进针深度、反复穿刺10次左右直至形成皮下隧道。护士长根据患者情况实行三固定,定患者、定机位、定护士,困难迎刃而解。可就在刘阿姨来透析那天,家里住院的母亲来电话叫我回去看看她,医院照顾患者却不能照顾自己的母亲心里很惭愧很着急,恨不得立马飞回去,可走了刘阿姨的内瘘怎么办?思来想去只有等刘阿姨的钝针打好了我才能走。因为我们深知患者的内瘘就是她们的“生命线”。保护她们的内瘘就是守护她们的生命。刘阿姨的老公谢伯伯还特地给我写来了表扬信,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和肯定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除了治疗,更多时候靠患者的自我管理,健康宣教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把自己所管的患者建立一个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