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膀胱瘘症状
膀胱瘘形成
膀胱瘘危害
膀胱瘘手术
中医膀胱瘘
膀胱瘘原因

杭州需要什么样的公共卫生间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的公共卫生间,可以清楚发现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公共卫生间必然具备最基本的设施配置和管理措施。这是杭州在实施厕所革命的时候必须予以充分认识和完整配置的必备的要素。

点击播放

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与公共卫生间的品质有直接的对应性。公共卫生间的选址、设施配置标准和管理水平,体现了城市公共管理部门对市民基本需求的了解和满足程度,是对城市文明的认知水平的直观呈现,更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标尺。作为一个正在进行国际化建设的城市,杭州的公共卫生间应该对标国际著名城市的通行做法,结合杭州的实际,建设“老百姓喜欢去的”公共卫生间。

一、杭州公共卫生间市民满意度调查

据我的学生对杭州公共卫生间市民满意度问卷调查,24.66%的受访者认为找卫生间比较困难,对公共卫生间总体评价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43.84%。不满意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占47.95%;等候时间过长占45.21%;基础设施不完备、单一占39.73%。

二、偏离公共卫生间本质属性和市民需求的建设模式

上述调查非常清晰揭示了杭州公共卫生间的基本状况,市民对公共卫生间的提升和改造需求也有明确指向。但是,最近这几年在新建和改造公共卫生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部门在“创新”的名义下,做了太多让老百姓看不懂的事情,偏离卫生间的基本属性越来越远,这些做法更不是市民所需要的。而在从事此类“创新”的时候,各种新名词、新概念满天飞,诸如“绿色”、“低碳”、“环保”、“生态”、“智能”、“智慧”、“共享”,在这样的名义下,动则数十万投入,最终提供给市民的是一个花狸狐哨的,貌似高大上的,但走进去依然是充满臭味的卫生间。我们不禁要问,这是老百姓需要的卫生间吗?

在信息化、智慧化的名目下,我们已经看到为数不少的公共卫生间已经挂上了电子显示屏,显示厕位空余使用情况、天气预报、空气质量指数,城市里挥之不去的标语口号充斥在其中。

图1:公共卫生间的电子显示屏

在G60杭金衢高速的萧山服务区,我甚至看到了“智慧公厕云平台”,其恶搞程度让人啼笑皆非、瞠目结舌。

图2:G60高速萧山服务区公共卫生间的“智慧公厕云平台”

仔细检验这个公共卫生间,国内城市公共卫生间的通病一点也没改变,依然是脏乱差,看起来如此“高端”的设施配置下,却连几个简单的英文标识却是错误百出。

图3:G60高速萧山服务区公共卫生间英文标识

可以不客气的说,杭州公共卫生间的英文标识大多是错误的,全然不符合英语国家的通用标识习惯。例如,Toilet(正确用法应为Toilets,或Restrooms),至于男、女卫生间的英文标识更是五花八门,有Man(正确为Men),Gentleman(不可用),Male(不可用)等自以为是的翻译。标识系统只要制定标准,一以贯之,应是最容易规范的,为何如此混乱?管理水平可见一斑。一个正在从事国际化建设的城市,连简单的英语翻译都做不好,情何以堪?既然是英语,就该尊重英语的语言习惯,难道我们的公共空间也非要创造独特的语言特色?

图4:杭州公共卫生间的错误英文标识

在“创新”的名义下,在偏离本质要求的道路上还越走越远。最近,杭州市城管局在其信息平台发布消息称,萧山区城管局改造了15个公厕,从前宣传的主题即可看出他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智能导航”、“人脸识别”、“大屏幕”、“数据支持”……这是公共卫生间吗?老百姓上个厕所也要刷脸?老百姓上个厕所也要智能导航?这到底是卫生间还是什么?这样的改造是为老百姓服务还是为管理部门贴金贴银?为此付出了多少专项财政支出?在这种事情上能花这么大的精力,就不能把力气花在提高管理水平把卫生间搞搞干净吗?

当下最热门的词汇也许就是“创新”了,的确,创新对一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创新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并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创新的,常识和常理就不能创新,比如一天吃三顿不能创新吧?一个晚上赶场子吃5顿只会把人吃坏;上厕所不能创新成人倒过来上吧?第二,创新是要创造新生事物,但并不是任何新出现的事物都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是摒弃旧事物中的糟粕,弘扬精华,有时候倒退也有新的形式,总不能把新的倒退也说成是创新吧?比如以新的形式不断重复错误,这其实就是倒退,绝对不是创新。第三,创新的目的在于推动事物前进,那么创新就要看清楚事物发展的趋势,所谓逆大势必亡,那么,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不符合文明发展趋势的事情,无论以何种面目出现,就不能偷梁换柱说成创新,共享单车就是典型;第四就是为创新而创新,这种创新是没有任何内容的形式主义,纯粹是玩概念。第五,创新也得先把基础工作做好,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比如公共卫生间连最基本的没有臭味都做不到,却一个劲的去做什么共享、智慧、人脸识别,这种卫生间你愿意去吗?我们要的是真正的创新,而不是“伪创新”,“伪创新”对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杭州公共卫生间改进的方向

(一)杭州市民对公共卫生间的改进意见

多数市民认为应该部分配备母婴室(72.6%)和残疾人设备。对于未来提升的方向,市民的期望主要集中在“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占43.84%)和“提升清洁水平”上。而对于“提升科技水平”兴趣不大(占16.44%),尤其是对于一些智能化系统(如贴心城管)使用者寥寥(占4.11%)。多数市民希望在米左右范围内能找到卫生间(占78.09%)。

(二)国际化城市公共卫生间的设施配置

当代都市网络理论非常清楚揭示了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即:让世界成为单一的地方。这并不是指全球城市在各方面趋同,而是指城市的一些必备要素和基本准则具有共同性。例如,各大城市的机场和轨道交通的对接形式有差异,但是对接的准则和基本做法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到了不同的城市,每个人都要重新定义对接的方法,就会非常不便,这样的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极差。这里包含的基本概念就是对共性和个性关系的科学认识,千万不要以否定共性来凸显自己的个性。在基本架构都不完备的情况下,一味突出自己的个性,这样的城市绝不可能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也是一个城市虚弱的表征,这样的城市折射出公共管理部门较为低下的认知水平,也就意味着不了解城市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的公共卫生间,可以清楚发现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公共卫生间必然具备最基本的设施配置和管理措施。这是杭州在实施厕所革命的时候必须予以充分认识和完整配置的必备的要素。

1.公共卫生间的基本配置

除去蹲坑、抽水马桶、洗手盆这些常见设施外,国际化城市公共卫生间的基本设施配置如下:

(1)卫生纸。所有的卫生间必须配备免费取用且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卫生纸。我们发现,欧美发达国家卫生间的卫生纸是特制的,有别于家庭使用。在美国,以至于加油站都配置了免费取用的卫生纸。绝不会采用刷脸取卫生纸这样的手段。在我国,很多卫生间采用了刷脸技术来防止有人偷取卫生纸。我对此表示不认同,试问刷脸设备耗费的资金和被人盗取的卫生纸的成本熟高熟低?进一步说,如果我们的卫生纸到处随意可取,还有多少人会把卫生纸拿回家?再说了,即便有人盗取,权且将其视为城市给市民的“福利”,又有何不可?我们的财政资金负担不起吗?

图5:美国(左)和日本(右)公共卫生间提供的卫生纸

(2)婴孩座椅。对于怀抱婴孩的家长来说,上厕所最大的不便之一是不能抱着小孩如厕,解决的方式便是在坐便器边上设置特制的孩童座椅,且为保障安全,所有的孩童座椅皆有安全带或固定装置。

图6:日本公共卫生间的孩童座椅

(3)换尿布台。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举家出行几率的提高,给婴儿换尿布一直是个令中国家庭父母头痛的事情。在欧美国家,所有的公共卫生间(无论男女)一概配置专用的换尿布台。据悉,杭州的规范是公共卫生间达到一定面积的才必须配备换尿布台。我不明白,简易安装在墙面上的一块板就可以做换尿布台,与卫生间面积何干?

图7:美国(左)和日本(右)公共卫生间的换尿布台

(4)母婴室。我们经常把人性化挂在嘴边,但我们的公共卫生间却非常不人性化。带过小孩的母亲必然有个尴尬的经历,在国内旅行,找个地方喂奶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国外母婴室设计标准很成熟,为数不少的公共卫生间有PARENTSROOM(家长室,相当于我们的母婴室)。这些PARENTSROOM里面的环境和设计也非常人性,不但有几个带窗帘的哺乳间、换尿片的操作台,就连微波炉、温奶器、水池和手纸等也一应俱全。

图8:日本母婴室

(5)洗手液。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公共空间随时随地可以看到墙壁上挂着洗手液,更不要说在公共卫生间。尤其需要说明的是,绝不像国内卫生间那种经过稀释的基本起不到任何清洁作用的装模作样的洗手液。做事情如此不到位和形式主义,以至于在国内的多数公共卫生间故意控制水龙头的出水量,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在这种必备要素上如此追求节约,却在一些没必要的事情上毫不吝啬,比如,每个小便池前面统统贴上“来也匆匆,去也冲冲”、“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更有绞尽脑汁的各种所谓的厕所文化,比如,在墙上挂满了唐诗宋词、名人字画、本地名特产、某某名人名言。

图9:美国公共卫生间的洗手液装置

(6)干手机。在国内,干手机几乎也成了公共卫生间的标配,但使用过的人大多有同样的感受,要么死机,要么出风量极小,因而摆设成分居多。世界著名城市公共卫生间的干手机,一概是强大的风力。

图10:美国高速公路休息区(RestArea)卫生间的干手机

(7)无障碍设施。在国外,“无障碍”并不是仅仅针对残障人士,而是针对各种行动有障碍者,比如行动不便的人、老年人、有特殊需求的人。日本在这方面可谓做到极致,日本特别颁布了法律,对残疾人士使用的厕位面积、入口尺寸、洗手台高度、镜面高度和倾斜度以及应急救助设备设置了详尽要求,最大程度地考虑残疾人士的需求。此外,为便于盲人使用,马桶按钮上均设置盲文。有些公共卫生间标有“造瘘患者用”字样,专供装有人工膀胱、人工肛门的人使用,在此冲掉排泄物后还可以清洗。

图11:日本公共卫生间的无障碍设施

(8)直饮水。自己出门带杯子,带茶水,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为到处都有直饮水供给,直饮水是国际化城市公共卫生间的标配。

图12:公共卫生间直饮水装置

除了这些最基本的配置,与国内大多数公共卫生间相比,国际著名城市的卫生间一概具备上述基本要素,并不追求设施高端化,反对奢侈化,摒弃任何不必要的配置,而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即便是看上去设施再质朴乃至“简陋”的卫生间,一概没有异味,更不可能闻到臭味。仅此,即可分辨管理水平之差异,以及对卫生间的理解。卫生间,成了人们不讨厌乃至喜欢去的地方。

图13:日本东京羽田空港卫生间全景

2.公共卫生间的附加性配置

国际化著名城市的公共卫生间经常会配置一些附加性的设施,这些设施在我们看来会有“反逻辑”和“冲突”之感,但由于具备了性能卓越的基本设施,加之以优质的管理,卫生间成了人们喜欢去的公共空间,因而,貌似违背“如厕”所需以及与我们习惯中的“臭烘烘”的空间完全不匹配的设施,在这些城市的卫生间中成了精彩之笔。在澳门,公共卫生间中设置了自动取款机。日本所有公共卫生间的抽水马桶一律加装自动冲洗的马桶盖。美国高速公路休息区的公共卫生间,一进门即为旅游服务设施,免费提供旅游手册和地图。更令人诧异的是,卫生间中大多有自动售货机,销售的是食品,吃和拉这两个在一般人看来极不协调的因素放在同一空间,应是公共卫生间的最高境界了。公共卫生间被巧妙的设计成了一个可以盈利且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公共空间。

图14:澳门公共卫生间中的ATM

图15:美国公共卫生间中的旅游服务台和自动售货机

3.一个案例

最近,武林路一公共卫生间改造完成,媒体的宣传依然热衷于凸显那些老百姓并不十分需要的“新技术”,掩盖了这个公厕改造值得肯定的一些方面。

图16:武林路公厕改造媒体报道

实际上,这个公共卫生间最值得肯定的是其核心部分符合国际化城市的通行做法,也就是具备了公共卫生间的基本配置,如:母婴室、儿童座椅、无障碍设施、强力干手机、洗手液、污水处理技术等,这样的公共卫生间在杭州当属首家。当然,电子显示屏、刷脸取卫生纸之类的设置就没有必要。

图17:武林路公共卫生间的儿童座椅和换尿布台

图18:武林路公共卫生间的无障碍设施

图19:武林路卫生间的强力干手机

图20:武林路公共卫生间的洗手液

图21:武林路公共卫生间的自动售货机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个特殊区域的个案,在不同的区域未必全部适用,而是需要做分级配置。但是,希望杭州摈弃过于冲动,急于表现、烧钱无度、偏离公共卫生间本质属性且不符合老百姓需求的做法,及早制定公共卫生间制定分级标准,不断完善基本配置,为杭州提供符合国际化通行准则的公共卫生间。

作者:吴伟强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委员

杭州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有侵权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guanga.com/pglzz/16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