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有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肌膜组成,有尿道、阴道和直肠穿出,盆底组织对保持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器官位于正常位置起重要作用。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的薄弱将导致盆腔脏器脱垂。
绝大多数产妇因感觉症状轻微而未及时进行治疗,若能及时治疗,65%的患者可以完全康复,80%—90%能有所缓解,半数以上盆腔器官脱垂及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症状能有效缓解,一般来说,每周治疗两次,经过10—15次的治疗,便可以康复或缓解症状,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中进行康复。
1、尿失禁是产妇的常见问题
很多产后妈妈会发现每当自己打喷嚏、咳嗽就会不由自主的发生漏尿问题。尿失禁也别称之为“社交癌”,对女性的身心造成很大的 。导致尿失禁的内因是女性尿道相对比较短,外因是生产时胎儿通过产道,使得膀胱、子宫等组织的肌膜受伤,弹性受损,尿道松弛而失去应有的功能。当患者腹部用力腹压增加的时候,尿液会不自主的流出,女性生医院做一个盆底检查,发现盆底问题及时在医生指导下恢复。另外,产妇在产褥期要避免过早劳动,注意预防便秘。
2、女性盆腔器官脱垂
说到器官脱垂首先想到的就是子宫脱垂。子宫是一个神奇的器官,未怀孕时,它只有鸡蛋般大小,而怀孕后,子宫逐渐膨胀,分娩前容积可增加倍。在怀孕和生产过程中,支撑子宫的各种韧带组织过度伸展或撕裂损伤。在怀孕36周时,子宫脱垂的发生率为52.2%,阴道前壁脱垂为37%。
由盆底肌肉损伤,雌激素缺乏,高龄,绝经等因素引发,通常根据发生不同的部位分为阴道前壁膨出、子宫脱垂、阴道顶脱垂、肠疝和阴道后壁膨出,多部位脱垂经常同时存在。
3、性功能障碍
产后性欲低下、性唤起障碍、性高潮障碍、阴道痉挛、性交疼痛,妇女孕期性问题的发生率仅为1%—38%,产后性问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至49%—83%之间,初产妇产后性问题发生率高达70.6%。
4、产后腰痛
产妇生产后子宫和盆腔组织状态很难快速完全恢复至怀孕前阶段。而且在此期间,接连骨盆的韧带、盆底肌还处于比较松垮无力阶段。倘若此时产妇再出现恶露无法顺畅排出的情况,从而使血液淤积在盆腔中,便会导致产妇产后腰痛状况。
很多妈妈生下宝宝后松了一口气,之后就投入坐月子,抚养宝宝的忙碌中,熟不知,如果产后不能及时发现一些怀孕分娩带来的不良影响,很可能影响女性朋友的终身健康,怀孕后体内激素改变,子宫增大对盆底肌肉的损伤,分娩时对盆底肌肉神经的损伤,都可能导致女性在产后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妈妈在分娩42天 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如果产后出现了尿失禁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盆底康复锻炼可以有效地收缩盆底松弛的肌肉,恢复肌肉的张力和弹性,治疗尿失禁等问题,而产后3个月是盆底康复的 时机,随着年龄的增大,不但增加治疗难度,而且尿失禁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