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菁英大讲堂回顾
讲者简介
郭朋医师
医学博士,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的诊断与综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
课程看点
目前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仍是临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最新的免疫治疗初见成效,带来复发性宫颈癌免疫治疗病例分析及讨论。
课程总结
课程首先进行复发性宫颈癌病例分析,进而对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分类、研究进展及使用进行介绍。
我们分析的临床病例为一位Ib2宫颈腺癌患者,其接受了规范的手术联合放化疗,术后3年余发现肿瘤复发,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了PD-1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由于既往放疗,患者复发后出现了小肠阴道瘘及膀胱阴道瘘,但经过妇科MDT团队的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得到处理,并且在使用PD-1联合化疗治疗4个疗程后,肿瘤指标均已降至正常水平。
PD-1主要表达于激活的T细胞表面,抑制免疫细胞的激活,而PD-L1是PD-1的配体,持续表达于多种实体瘤和肿瘤相关的APC细胞,PD-1与PD-L1结合,抑制T细胞的激活,产生肿瘤细胞逃逸,抗PD-1单抗结合PD-1,阻断了PD-1和PD-L1的结合,使T细胞激活,通过免疫反应来杀死肿瘤细胞,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作用。年5月FDA批准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有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或DNA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实体肿瘤的治疗。对于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系统治疗中,二线治疗首选推荐帕博利珠单抗用于PD-L1阳性或MSI-H/dMMR患者。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逐渐广泛。
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实践中,需要注意其用法、剂量、输注速度及输液器的配置、不良反应谱,并密切监测其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分级,评估是否需要住院、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免疫治疗及后续应用。
精彩回顾
想看更多精彩回顾,请向右滑→
点击观看视频回顾
了解更多关于中山一院妇科精彩课程内容,
敬请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