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百特美医美技术翻译兴趣小组成员赵兵新翻译的这本眼整形世界名著的第九节,赵兵新翻译本文完全是基于个人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专业特长,并未收取任何费用,因此,本文仅限于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任何商业用途的复制行为都将侵犯出版社版权。百特美致力于打造医美学术技术分享平台,我们将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不定期向读者提供更多国外优秀作品,同时也欢迎全国更多医美医生或其他同行加入分享奉献的队伍。
指征:上眼睑皮肤过多伴眶内脂肪袋脱出
图9.1首先,沿着眼睑折痕(如果存在的话)或在距睑缘中间位置上方10到12毫米处、预计的新褶皱位置画切口标记线。然后将内侧的标记线向两侧延伸。延伸过程中,标记线逐渐降低:内眦处距睑缘5毫米,外眦处距睑缘6毫米。在外侧,根据上眼睑的具体情况,标记线需要向外延伸3-8毫米不等。
图9.2嘱患者轻轻闭眼,用无齿镊抓起过多皮肤部分的中部,用标记笔画出切口的上标记线。调整夹紧的皮肤以至于将所有过多的皮肤都被无齿镊抓住。标记这些点,在沿着鼻侧和颞侧眼睑的方向上的三四个点上重复这些操作。
图9.3用平滑连续的线条将这些标记的点从内眦到外眦连接起来。如果需要做一个较大的、垂直的皮肤切口,即内眦的上下标记线连接起来的角度为60°或者更大,此处需要标记为M型或者V型,并沿线做切口并缝合,使上下切口线均衡,以防止缝合以后璞的形成。在颞侧一般不需要这种操作。
图9.4在标记区域皮下注射0.5至1.0毫升含有肾上腺素的局部麻醉药。随后按摩该处使药物分散并防止血肿的形成,允许5到10分钟止血。
图9.5将眼睑水平拉紧,用圆刀片沿着上下标记线切开。
图9.6用剪刀穿透侧面眼轮匝肌进入肌肉和下面骨膜之间的间隙。向下拉睑缘使眶膈变平。通过分离细筋膜附着部,在肌肉和隔膜之间的平面上进行内侧方向上的解剖。用双极电灼法沿着肌肉边缘烧灼出血进行止血。如果要进行单纯皮肤的眼睑成形术,请直接看下面图9.13。在某些情况下,当眶隔松弛,但没有明显的脂肪疝时,可在其表面用温和的双极电灼法收紧隔膜,直至其充分收缩。
图9.7通过闭着的眼睑对眼球进行柔和按压。多余的内侧和中央脂肪囊将从上方眶隔的后面向前凸出。用镊子把隔膜从下面的脂肪上拉起来,然后用剪刀沿着整个眼睑剪开。将薄的脂肪囊袋和附着在下面提上睑肌腱膜薄上的筋膜一并切除。内侧,脂肪囊袋可能较厚,且小叶间隔较宽。
图9.8用镊子夹住突出的内侧脂肪小叶,在靠近眶缘的底部夹一个弯曲的小止血钳。不要对脂肪施加过度的牵引力。
图9.9剪断止血器上缘处的脂肪蒂。
图9.10用双极电极钳完全烧灼脂肪残端。
图9.11用止血钳下面的镊子抓住烧灼的脂肪蒂基部,防止收缩以至脱离了镊子。观察残端止血情况,放钳前烧灼出血点。另外,可以烧灼和切断脂肪蒂而不使用止血钳。
图9.12在中央脂肪袋上重复烧灼、切割和检查脂肪蒂这些步骤。
图9.13使用6-0快速吸收的普通肠道缝合线缝合皮肤伤口。通过每两次或三次穿过提上睑肌一次的缝合,就可以固定皮肤边缘,形成一个较深的眼睑褶皱。在闭合切口时,轻轻地向上拉下皮瓣,但要注意不要造成睑外翻。另外,在切口边缘闭合之前,也可以放置独立的7-0铬制肠线折痕缝合线。
图9.14当存在一个大的内侧囊袋而且需要一个M-塑形时,为了消除内侧网状折痕结构,我们可以通过略向侧方拉拢中间的V性皮瓣将其关闭。通过从上切口到下切口边缘用间断缝合,并通过皮瓣尖端则用皮下缝合。关闭其余的M成形术用间断缝合。
图9.15当制作出一个大的垂直的切口,并且切口上缘明显长于伤口下缘,为了使上下切口的长度相等,并防止囊袋形成,我们可以从皮肤的上缘鼻侧切除一个V字形的Burows三角形。在距离内侧伤口边角4-6mm处,鼻上区的皮肤上做一个手术切口。剥离皮肤,将三角形拉向一侧,并切除重叠的区域。
图9.16用6-0快速吸收的普通肠道缝合缝合皮肤。
术后护理:
24小时间歇使用冰敷。在缝合线上放置抗生素软膏,每日3-4次,持续7天,直到缝合线溶解。
潜在并发症:
血肿:这可能是由于眼轮匝肌或横断脂肪蒂止血不充分导致。如果情况严重,打开伤口以引流血块并烧灼任何残余出血点。
视力下降:这种少见的情况通常是由于切除过程中由于牵拉脂肪蒂而引起的严重眼眶出血。它可以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需要立即开放伤口减压。如有必要,应行侧口切开术并进行动脉阻塞的药物治疗。
眼睑闭合不全:这是由于皮肤过度移除造成的,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强有力的按摩可以加速改善。在症状消失之前我们可以一直使用人工泪液。如果病情严重且持续,可能需要植皮进行矫正。
残余的多余皮肤:缺乏充分的皮肤切除或不能识别和纠正相关的眉毛下垂是最常见的原因。术后可采用二次修眉或重复的重睑成形术进行修复。
不对称或不规则的眼睑折痕:这是由于缝合时缝线放置位置不合适导致的。可以采用包括提上睑肌腱膜固定在内的二次皱纹重建术进行修复。
推荐阅读■《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概论与麻醉(连载一)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眼睑解剖(连载二)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麦粒肿和散粒肿(连载三)
■经睑结膜入路的睑板腺囊肿手术切开及引流方式(连载四)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倒睫和双行睫(连载五)
■射频消融法治疗倒睫(连载六)
■睫毛囊内切术治疗倒睫(连载七)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眼睑整形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