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现在依然是女性第四大癌症
它也是目前 一种病因明确
预防手段针对性强且效果明显的癌症
宫颈癌虽然是全球女性第四大癌症,但相比其他癌种,它是目前 一个病因明确、预防手段针对性强且效果明显的癌症。然而,中国从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两癌”筛查项目,覆盖率至今才仅30%左右,HPV疫苗更是于年才进入国内,且尚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颇低。专家们指出,在宫颈癌的防治上,当前,中国面临疫苗接种率低、人们预防意识不足、确诊后治疗不及时等问题。
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到年,该组织希望完成三个目标: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HPV疫苗接种;70%的妇女在35岁和45岁时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的筛查;90%确诊宫颈疾病的妇女得到治疗。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中国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现在就必须行动起来,刻不容缓。
宫颈癌发病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居 位,是女性健康头号杀手,由于早期多没有症状,发现已是中晚期,严重威胁女性生殖健康,近些年发病率呈年轻化的趋势。实际上,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宫颈癌是怎么来的
宫颈癌有明确病因,它是由生殖道内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HPV)感染所致。HPV主要由性生活传播,宫颈组织感染HPV病*后,病*就隐藏在宫颈内,当自身免疫力低下时,HPV病*会诱发宫颈的细胞发生突变,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如果没有及时治疗, 就演变成宫颈癌。
一般来讲,从高危HPV感染开始到发生宫颈癌的时间是10~15年。因此,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和预防它是否发生病变。如果坚持每年做一次体检,就能提前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或宫颈癌。
哪些人群风险更高
所有女性都有患宫颈癌的风险,99.7%的宫颈癌都和HPV感染有关。
如果过早性生活、不洁性行为、多性伴或性伴侣有其他性伴者,发生HPV感染的可能性更高。此外,吸烟,感染艾滋病病*或其他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五年或更长时间)等因素也可增加发生宫颈癌的几率。
宫颈癌的常见症状
宫颈癌前病变阶段或早期宫颈癌阶段,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中晚期可能会有如下症状:●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所以,没有症状也要定期检查。防大于治
宫颈癌是一个可以预防的癌症,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接种是极为有效的宫颈癌防控策略。HPV疫苗是人类 可以预防癌症的疫苗,通过接种HPV疫苗不仅有助于预防HPV感染,还可有效预防成人后发生宫颈癌。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只是可以预防疫苗所覆盖型别的HPV感染,但没有%覆盖,仍然需要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宫颈癌筛查三阶梯诊断: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HPV病*分型检测、阴道镜检查与病理组织活检。有性生活的妇女要定期行宫颈的防癌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测):●25岁的女性,不常规筛查;●25-29岁的女性,每3年行宫颈细胞学检查;●30-64岁的女性,可行HPV检测(每3-5年)、细胞学检查(每3年)、VIA(即阴道 上皮试验)检查(每2年)、HPV+细胞学检查(每5年);●≥65岁的女性,若过去10年筛查结果阴性(连续3次细胞学检测阴性或2次HPV阴性),可不再进行筛查;●对于子宫切除术后女性(因良性病变切除),不常规筛查。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此类病变仍限于宫颈上皮层内,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宫颈浸润癌是指肿瘤病变穿透宫颈基底膜,发生间质浸润。
Vol.1病因
人乳头瘤病*(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高危因素: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伙伴、多产、丈夫婚外性行为、阴茎癌等因素有关,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较差、营养不良、吸烟等。
Vol.2症状
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常见的症状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如血性白带、白带增多,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
Vol.3CIN分级
CIN1(轻度非典型增生)细胞异型性轻,排列不整齐,但仍保持极性,异常增殖细胞限于上皮层下1/3。CIN2(中度非典型增生)细胞异型性明显,排列较紊乱,异常增殖细胞占据上皮层下2/3。CIN3(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重度非典型增生的上皮细胞异型性显著,失去极性,异常增殖细胞扩展至上皮的2/3或几乎全层,难以与原位癌区别。原位癌的上皮异型性细胞累及全层,极性消失,核异型性显著,核分裂相多见。上皮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
Vol.4临床诊断
宫颈癌的正确诊断依赖于详细了解病史、临床表现、必要而细致地检查和周密地分析。主要依据:①早期可无症状,也可出现阴道接触性出血或分泌物增多、异味等;②晚期可出现阴道大量出血,导致贫血;肿瘤合并感染可出现发热症状;也可有肾功能衰竭及恶病质情况;③肿瘤侵犯膀胱可出现血尿,侵犯直肠可出现血便,肿瘤侵透膀胱、直肠可出现瘘;④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SCC异常增高;⑤影像学检查提示宫颈癌(B超、MRI、CT),可有宫旁软组织侵犯、肾盂积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等。
Vol.5病理诊断
阴道镜或直视下取宫颈组织学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于疑难病理(腺癌或小细胞癌等少见情况),应行免疫组化检查,进一步鉴别诊断。
宫颈癌六问六答
1怀孕期间发现宫颈癌怎么办?对每一位妊娠期合并宫颈癌的患者来说, 治疗方案都需要由包括妇科、产科、儿科专家在内的多学科医生共同参与制定。是否可以继续妊娠将依据以下四个方面考虑:患者(及其配偶)的意愿、宫颈癌的病理类型、此时的孕周、宫颈癌的分期。如果孕妇及其家属没有继续妊娠的需求,毫无疑问,建议立即终止妊娠,并根据宫颈癌的治疗指南开始对患者进行标准化治疗。反之,若是有继续妊娠的需求,则应权衡利弊,考虑是否可行。一般来说,保守原则仅限于鳞状细胞癌。一般结合孕妇此时的孕周,在16-20周前诊断的病例,由于推迟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一般不建议继续妊娠。孕龄14-20周期间,有部分患者可行手术和化疗,同时保留胎儿。孕龄20周之后,对于宫颈癌分期相对较早的患者(IA2和IB1期),可以在相应保护措施下继续妊娠。在权衡母亲和胎儿健康的风险达到平衡后,建议妊娠不要超过34孕周。2妊娠(怀孕)合并宫颈癌,可以保留生育功能吗?妊娠合并宫颈癌的诊断成立时,是否可以保留生育功能需要根据妊娠时限和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来决定。对于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组织)临床分期限于Ⅰa1~Ⅰb1期的病人,若患者对于本次妊娠非常期望,知情同意以后,可以严密观察,每6~8周重复行阴道镜检查,继续妊娠,等到胎儿肺成熟时,剖宫产结束妊娠。对于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组织)临床分期为Ⅰb2~Ⅳa以上的患者,推荐立即结束妊娠。如果患者坚决要求保留胎儿,经过严格的监护,疾病没有意外进展,一般可以在妊娠的中晚期,给予患者必要的化疗。在妊娠不超过33周,胎肺成熟以后,行剖宫产结束妊娠。对于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组织)临床分期为Ⅳb期的宫颈癌患者,在孕周<20周时,选用药物或者手术终止妊娠,然后行化疗等辅助治疗。在孕周>20周时,患者仍然坚持继续妊娠的要求,一般可以试用新辅助化疗,待到孕32~33周,胎儿肺成熟后,行剖宫产结束妊娠。3宫颈癌可以治愈吗?根据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组织)的数据显示,宫颈癌分期越早,治愈率越高,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宫颈癌治疗的关键。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透明细胞癌预后较差,积极治疗,多手段联合治疗也可以提高疗效。4宫颈癌治疗后会复发吗?恶性肿瘤的特点是可能复发、转移,即使极早期的恶性肿瘤仍有复发可能。所以,治疗结束后患者仍然需定期规律随访,一旦复发需要积极治疗。5宫颈癌会遗传吗?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达成共识的最重要的两点致癌因素是:遗传和环境。比如某些基因突变如BRCA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卵巢癌发病相关,但也不是所有的乳腺癌和卵巢癌都是BRCA基因突变而遗传的,绝大多数癌症一般是不会遗传的。因此如果家族中如果有癌症患者也不必太过于慌张,建议正视它,做好针对性的筛查和预防就好。6得了宫颈癌还可以打宫颈癌疫苗吗?患者如果确诊宫颈癌,是不可以进行宫颈癌疫苗注射的,并且也没有必要进行宫颈癌疫苗的接种。因为宫颈癌疫苗,主要是在没有hpv病*感染之前进行接种,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病*感染的作用。但如果已经出现了恶性肿瘤,疫苗的接种就起不到任何的预防或者治疗作用了。确诊疾病之后,医院进行规范化的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