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爱葆航·病例分享
葆宫止血颗粒用于产后出血的病例分享
01病例来源?医院名称:医院产科、医院
?姓名:佘静、杨雅莉、王辉、王红
?病例数:例
02病例介绍2.1.背景介绍临床问题:产妇在完成生产过程后失血量过大被定义为产后出血,该种症状会直接对产妇的产后恢复与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目前认为多种因素均可以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较为常见的有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以及软产道裂伤等。对于产后出血的治疗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客观问题之一。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尽管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所产生的各类不良反应也一直被患者与医务人员所诟病。
尽管目前对于各类新式干预方法的研究较多,但是目前尚缺乏可以明显提升疗效的西药出现。而利用中医的方法与传统西药进行联合使用,成为了针对产后出血较为可能出现突破的一个研究方向之一。
2.2.患者的基本情况分娩的女性例,患者胎儿发育正常而且为单胎,无凝血障碍(排除多胎妊娠;合并高血压,青光眼,肝功能受损等严重疾病患者)2.3.诊断与治疗2.3.1诊断分组01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7例患者。
(两组产妇年龄,BMI,初产妇或经产妇,孕周,是否高危产妇几个项目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观察指标02①产后2h、24h的失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如果产妇在产后24h的失血量高于mL则判定为产后出血)
②对两组在产后1d和产后5d的子宫复原情况进行比较。
所采用的指标为产后子宫下降高度,测量标准为患者排空膀胱对子宫进行按摩,待子宫收缩之后利用软皮尺对耻骨联合上缘和子宫底之间的距离。对两组在产后1d和产后5d的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浓度进行比较。
③对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
2.3.3治疗方法03全部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适当的临床护理和相应的检查,对需要进行剖宫产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后完成手术。
对照组在胎儿娩出之后立刻给予米索前列醇片(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0.2mg/片,批号:),剂量为1片,进行舌下含服。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葆宫止血颗粒(天津中盛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5g/袋,批号:),在完成分娩后每日早晚各服用2
袋,连续服用7d)
2.4疗效评估2.4.1两组产后2h、24h的失血量,恶露持续时间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比情况
01对照组的产后2h失血量,产后24h失血量,恶露持续时间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2两组在产后1d和产后5d的子宫复原情况,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浓度对比
02在产后1d,两者患者子宫下降幅度,FIB,D-二聚体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5d,两者患者的子宫下降幅度均增加,FIB,D-二聚体均降低,与产后1d相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5d的组间比较中,子宫下降幅度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FIB,D-二聚体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03对照组发生寒战,恶心呕吐,便秘的比例均高于观察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结果对照组的产后2h失血量、产后24h失血量,恶露持续时间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子宫下降幅度、FIB,D-二聚体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发生寒战,恶心呕吐,便秘的比例均高于观察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提示葆宫止血颗粒与米索前列醇联合使用可以更加显著的解除产妇体内的凝血功能障碍,使微循环更加顺畅,这也可能是观察组子宫恢复速度更快的原因之一。在不良反应的对比中,也是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更低,这说明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下,安全性反而得到了提升,这可能是中药对于人体的调理作用,使得患者对于西药的耐受力更强所致。
结论使用葆宫止血颗粒治疗产妇,可以改善阴道出血和子宫内膜修复情况,提升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03产品小贴士选择的理由葆宫止血颗粒主要成分有牡蛎、白芍、侧柏叶、地黄、金樱子、柴胡、三七、仙鹤草、椿皮、大青叶。牡蛎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金樱子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之功效。柴胡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仙鹤草有收敛止血、消炎、止痢、解毒、杀虫、益气强心的功能。椿皮具有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之功效。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诸药合计起到固经止血,滋阴清热的作用
优势说明西医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葆宫止血颗粒可以缩短产后泌乳和恶露的时间,促进子宫复原,降低血管通透性,收缩血管,兴奋平滑肌,调节激素的水平,修复子宫内膜等功效。
科普知识产后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01产后出血属于产妇围生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产后出血的严重程度与失血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部分失血量较大的产妇会出现休克甚至直接死亡。调查结果显示产后出血已经成为围生期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产后失血的研究显示多种因素均可以导致其发生,其中比较常见的如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受损,凝血功能障碍等,在可能的因素中以子宫收缩乏力占据的构成比最高。宫缩乏力可以导致产妇的失血量上升,而导致宫缩乏力出现的原因又较多;
第一,产妇可能由于精神紧张,对分娩过程充满恐惧加上体质虚弱或者合并有多种疾病等。
第二,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能量的消耗过度,再加上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症,宫腔感染等导致子宫平滑肌水肿或者渗血,对收缩功能构成影响。
第三,由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导致的子宫平滑肌伸展过度,剖宫产导致的平滑肌损伤,子宫肌瘤或者子宫畸形等导致的病变也能够使收缩力下降。
以上这些原因可能独立的出现,也可能多个并存,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对产妇及胎儿构成损伤。
产后出血目前治疗办法02针对产后出血的病因,医学工作者会迅速开展抢救,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止血,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平衡等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中预防性止血药物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比较传统的方法是直接使用缩宫素,这种方法可以使子宫平滑肌收缩,达到止血的效果。
但是在大量实践中发现大剂量多次数的使用缩宫素可以导致抗利尿激素的失调,从而引发水中毒出现,也有可能造成血压过低而且缩宫素在人体内的分解速度非常快,对于产妇需要反复多次大剂量的注射,其弊端显而易见。因此对于该种药物替代物的寻找从未停止。
中医治疗产后出血的理论03中医对于产后失血也有独特的理解,认为该疾病属于产后血晕的范畴。中医理论中可以导致产后血晕的病机主要有虚实两证,虚者属阴血晕亡,心神失守,实者为瘀血上攻,扰乱心神。产妇素体气血虚弱,产时失血过多,导致营阴不夺,气失依附而致血晕。在治疗上应以益气固脱止血等为主要方针。若干种中药或中药的提取物被应用在临床领域,发挥了较为重要的功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