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66期新闻时评
当代艺术到底是精英还是垃圾?1
□本期策划李振伟颜培大
中国的当代艺术从兴起到现在,已有30多年,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也逐渐受到主流艺术群体的接纳和认可。然而,中国当代艺术从一开始,它的基因就带有西方特性,各种借鉴、搞怪,观念盛行,良莠不齐,精英辈出的同时,也不乏低俗的艺术行为的出现。并且,由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隔离,以及当代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过度观念化,也使当代艺术与一般观众之间产生一道无形的“鸿沟”。拥护当代艺术者认为其是代表中国时代进程的“精英”,而反对者认为是“垃圾”,为何会出现如此截然分明的对立观点?若当代艺术都是“垃圾”,那么,为何以曾梵志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家作品屡拍天价,徐冰的《凤凰》备受瞩目?若当代艺术都是“精英”,那为何得不到体制充分的认可,为何负面评论频现?
本期导读
谁有救药,救救黄河清?西安中国当代艺术研讨会引发的问题
▲彭德
当代文艺的尴尬——小议“当代艺术”的当红与无奈
▲林木
“没有自己的观念和哲学”是当代艺术的致命问题
▲陈传席
当代艺术的问题,其实是社会的问题
▲朱青生
谁有救药,救救黄河清?
西安中国当代艺术研讨会引发的问题
□彭德
不久前我策划“西安中国当代艺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黄河清。中国当代艺术充满争议,争议本来是学术推进的必要环节,可是中国学术界患有严重的争议恐惧症,以“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说词维持相互蔑视的冷战状态。本次会议请不同倾向的批评家赴会,试图检测处于撕裂状态的学界人士能不能坐在一起谈论学术,检测争议恐惧症的严重程度,检测批评家们对中国当代艺术有没有新的认识。我没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