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直肠前突又称直肠膨出,是后盆底松弛性疾病,后盆底是指自宫颈环至会阴体部分,包括主骶韧带、阴道顶端结构、直肠阴道筋膜、会阴体以及肛门外括约肌。直肠前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口梗阻型便秘,其发病率较高,据统计,在中老年女性中发病率为75%~81%。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分娩胎儿经阴道分娩,可导致直肠阴道隔松弛,耻骨直肠肌的交叉纤维断裂,使直肠阴道隔变薄。有人统计,93%的经产妇有不同程度的直肠前突,77%的患者多在产后发病。
.年龄直肠阴道隔是位于阴道后壁与直肠前壁之间的一层筋膜,此筋膜含致密的胶原蛋白、丰富的平滑肌及弹性纤维。绝经后的妇女全身弹性纤维减少,直肠阴道隔松弛,直肠前突的程度就会逐渐增加。
3.慢性便秘长期慢性便秘,排便困难,排便用力使干硬的粪便对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产生重压,形成直肠前突。
三、临床表现
1.排便困难
排便困难是直肠前突的主要症状。少数患者需在肛周、阴道内加压协助排便,甚至将手指伸入直肠内挖出粪块。
.便不尽每次便后总有排不干净的感觉,越用力导致直肠前突越深,造成恶性循环。
3.排便间隔时间长只有在有足够多的粪便产生时,才能产生有效刺激,才有便感。因直肠内有效排便压力的降低,造成粪便不能直接排出,必须等到直肠内粪便多出很多时才能排出来。
4.下坠感由于粪块积存在直肠内,患者有肛门下坠感。个别患者会阴及阴道有肿胀感,肛门阻塞感。
5.腹胀直肠前突排便困难的同时,有时排气也会受到影响,肠道内气体排出不畅,就会引起腹胀。
四、辅助检查
1.直肠指检
.肛门镜检查
3.结肠镜及钡餐
4.排粪造影
五、治疗
1.保守治疗
不主张采用峻泻剂和灌肠,而强调“三多”:
(1)多食粗制主食或富含食物纤维的水果蔬菜;
()多饮水,每日总量达~3ml;
(3)多活动。
通过以上治疗,一般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经过3个月正规的非手术治疗,症状无好转、疗效不明显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疗法
有经直肠内修补和经直肠闭式修补(Block)法。具体手术方法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六、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对疾病预后缺乏信心有关
.疼痛与炎症侵袭周围组织或手术创伤有关
3.便秘与疾病本身引起排便困难有关
4.潜在并发症:出血
5.知识缺乏缺乏该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七、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戒烟酒,忌食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粗纤维的食品,多饮水,坚持每天睡前取蜂蜜匙冲开水~00ml代茶饮,晨起空腹喝淡盐水1杯,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饮食的营养,选择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青菜、鱼、蛋等,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
.疼痛护理
1)同情安慰病人,认真听取病人的不适并给予及时的处理。
)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药物镇痛或教会病人一些放松技术以减轻疼痛。
3)肛周给予冷敷、局部理疗,鼓励病人温水坐浴(1:5高锰酸钾水溶液)。
4)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以减轻排便时的疼痛:多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摄入足够的水分,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
5)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引起病人疼痛的根本原因。
3.排便护理
1)为病人补充足够的水分,饮食中增加粗纤维含量、脂肪类食物。
)告诉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避免有意识地抑制便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为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发便秘的原因。
4)排便疼痛时,可在肛门涂一些润滑剂,以减轻疼痛,亦可服用粪便软化剂、植物油类。
5)告诉病人及家属便秘和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运动的关系,便秘可加重和诱发直肠肛管疾病,强调预防的重要性,使其主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4.心理护理
患者便秘日久,对手术期望值较高,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直肠阴道瘘、感染、出血等,以及术后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积极加以安慰、疏导。
5.肠道准备
术前3d予半流质饮食,术前1d进流食,术前1h禁食,术前晚口服0%甘露醇50ml,然后喝ml温开水,服药后密切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同时监测生命体征、皮肤、黏膜的变化,及早发现虚脱的先兆症状,给予及时的处理。如排便不畅,于术前清洁灌肠。
6术后饮食
术后禁食~3d,控制排便3~4d,此期间给予静脉补充能量。然后进流食~3d,半流食d,其后给予软食逐渐至正常饮食。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麻仁软胶囊,保持每天排便1次,排便后及时冲洗并换药。3d后饮食上坚持三多一少,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粗纤维的食品,多饮水,坚持每天睡前用蜂蜜匙冲开水~00ml代茶饮,晨起空腹喝淡盐水1杯,制定合理的饮食种类,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饮食的营养,选择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青菜、鱼、蛋等,以利于创口愈合,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
八、出院指导
1.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养成每天定时排便习惯,切勿久站、久坐、久蹲,避免用力排便。
3.强肛门及盆底肌肉锻炼(提肛),即先用力收缩肛门括约肌,然后全身放松,~3次/d,每次不少于50次。
4.肛肠科患者出院后保持大便通畅最重要。平时饮食规律,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经常按摩腹部,并适当活动,有利于排便。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诊断学急症处理传染病种系统解剖学老年护理实践指南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