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支持系统:
盆底肌肉:肛提肌(最重要)
盆底结缔组织:韧带、筋膜等
功能性解剖:
后盆腔疾病
肛肠疾病特殊检查方法:
1、肛管、直肠及结肠——超声检查
2、肛管、直肠及结肠——CT检查
3、肛管、直肠及结肠——磁共振检查
4、肛管、直肠及结肠——纤维结肠镜检查
超声检查的优势:
动态、无创、安全、价廉、方便快捷、实用、可重复检查、容易被患者接受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脓腔定位,指导临床进行治疗
肛瘘性质、走形、内口位置、数量及其范围评估
低位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便秘患者的肛管、肛提肌、肛直角动态观察并测量
超声可观察的后盆腔疾病:
直肠(阴道后壁)膨出,肠疝,会阴体下降
肛肠疾病(低位肿瘤、肛周脓肿、肛瘘等)
肛门内外括约肌损伤
肛提肌撕裂
阴道直肠瘘
出口梗阻性便秘
检查前准备
排空大便,减少肠道气体干扰
膀胱残余尿<50ml
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盆底超声检查目的和途径
主要使用腹部探头
检查途径——经会阴检查
纵切:要求显示4个标志性结构:1、耻骨联合后下缘,2、膀胱颈,3、宫颈最低点,4、肛直角(肛管直肠夹角)
横切、矢状切:会阴体
观察及测量指标
肛管长度
肛直角(直肠肛门连接部)
肛门内外括约肌的连续性、损伤程度及范围
直肠膨出高度
会阴体过度活动
肛瘘瘘口位置、长度、性质、走形及距体表的距离
肛周脓肿位置及范围
有无肠疝
直肠低位肿瘤的位置、数量、范围、分期及是否有周围转移
相关疾病:
1、直肠膨出(前突入阴道后壁)
属于后盆腔松弛性疾病,为直肠壶腹部远端呈囊袋状突出前方(阴道),有些临床症状并不明显。
直肠前突可分为低位、中位和高位3种
低位直肠前突多由分娩时会阴撕裂引起
中位直肠前突最常见,多因产伤引起
高位直肠前突是由于阴道上1/3、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破坏或病理性松弛所致,常伴有阴道后疝,阴道外翻,子宫脱垂
2、肠疝
临床检查中,常常被忽视
子宫切除是肠疝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内部可见蠕动的肠管
3.直肠部分脱垂(直肠粘膜脱垂)
在长轴切面有一团高回声往前往下堆积
4、肠套叠
5、会阴体过度活动(下降)
鉴别诊断
肛周脓肿的类型及表现
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超声评估
排除困难,出口功能不全导致
分型:松弛型、失驰缓型、肠外梗阻型
打滚想开甜品店感谢你的喜欢,爱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