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妊娠及分娩会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例如尿失禁。随着三胎政策的来临,各种渠道关于治疗女性尿失禁的广告也扑面而来。“两岸三地,强强联手,做滴水不漏的女人”,“20分钟无痛轻松解决尿失禁”。那么,这些广告到底是真是假呢?医院都是不会骗人的。咱们今天就来进一步了解下尿失禁吧。
1
什么是尿失禁
国际尿控学会(ICS)的定义,尿失禁是指尿液从尿道口不自主流出的一种尿控失常的状况。
尿失禁的发病率因为判断尿失禁的标准与程度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外较早的文献显示女性发病率为4.5%~53%,国内大样本的文献报道显示我国女性尿失禁的发病率为31%左右。绝经后的老年女性发病率更高。这发病率可以称的上是“三个成年女性一起逛街,其中大概率有一个要到处找厕所的”。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所有的尿失禁都能20分钟轻松解决呢,显然不是。
那么漏尿到底该如何治疗?
我想我们至少应该分四步走。
第一步确定漏尿原因。
第二步确定尿失禁类型。
第三步确定尿失禁的程度。
第四步制定治疗方案。
2
漏尿的原因
尿失禁既可以是一种疾病,也可以是其它疾病的伴随症状。所以在临床上我们首先需要排除膀胱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输尿管异位开口等导致漏尿的疾病。
3
尿失禁的类型
虽然尿失禁的分类繁多,但在临床工作中,女性尿失禁类型以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混合型尿失禁常见。
我们通常根据患者主观症状及3天以上的排尿日记作为判断尿失禁类型的依据。
4
尿失禁的程度
因为临床上以压力性尿失禁最为常见,所以尿失禁的分度通常指的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分度。
主观分度
轻度:漏尿发生在咳嗽、打喷嚏时,不需要使用尿垫。
中度:漏尿发生在跑跳、快步行走等日常活动时,需要使用尿垫。
重度:轻微活动、体位改变就发生漏尿,需要使用尿垫。
客观分度(1小时尿垫)
轻度:2g≤漏尿量<5g;
中度:5g≤漏尿量<10g;
重度:10g≤漏尿量<50g;
极重度:漏尿量≥50g。
5
尿失禁的治疗
生活方式的干预
1.减轻体重;2.改善排便习惯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3.避免经常负重,采取正确的姿势;4.规律排空膀胱。
一线治疗:盆底肌收缩训练
kegel运动方法: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不少于3秒,松弛休息5~10秒,如此反复训练15-30分钟,每天3次,持续至少3个月。
生物反馈/A3反射/磁刺激/射频治疗等
二线治疗:药物治疗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b-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物等。主要用于急迫性尿失禁及混合性尿失禁的治疗。
三线治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对于康复治疗失败、不接受康复治疗、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一般完成生育后可考虑手术。手术的种类繁多,TVT-O术式手术时间短(熟练的术者确实可以在20分钟左右完成手术),且较其他类型的术式并发症少,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多。
对于尿失禁的治疗,患者应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根据疾病的类型,程度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