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UR)的发病率目前尚无精准统计,约在2.2~6.8/人/年。良性前列腺梗阻(BPO)是最常见的原因。
继发于良性前列腺梗阻的尿潴留(UR/BPO)治疗方法多样。EAU指南中关于非神经源性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UR/BPO的治疗分为药物与非药物治疗。但是治疗仍然没有标准化。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a1阻滞剂、5a还原酶抑制剂和PDE5I等。非药物治疗主要指手术治疗。EAU关于非神经源性男性LUTS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推荐如下:
药物治疗推荐强度中-重度LUTS患者提供a1阻滞剂治疗强烈中-重度LUTS并且疾病进展风险高(如前列腺体积大于40ml)的患者使用5a还原酶抑制剂强烈告知患者5a还原酶抑制剂的起效时间(3-6个月)强烈中-重度LUTS患者伴/不伴ED的患者使用PDE5I强烈中-重度LUTS并且疾病进展风险高(如前列腺体积大于40ml)的患者提供a1阻滞剂联合5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强烈手术治疗推荐强度中-重度LUTS,前列腺体积小于30ml,无中叶患者行TURP治疗强烈中-重度LUTS,前列腺体积小于30-80ml,行双极或单极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强烈中-重度LUTS,前列腺体积小于30-80ml,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术可作为TURP的替代治疗强烈中-重度LUTS,前列腺体积大于80ml,行内镜下剜除术或开放前列腺切除术强烈中-重度LUTS患者,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可作为TURP或开放前列腺切除术的替代手术强烈为了评估UR/BPO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希腊Karavitakis等学者采用系统综述的办法,收集截止到年4月22日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研究。其结果发表在EuropeanUrology上。
共纳入21项研究,治疗UR/BPO的药物与非药物的证据是有限的。大多数结果的证据等级是低的或极低的。不只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a1阻滞剂(阿夫唑嗪和坦索罗辛)的有效性。只有个别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研究报道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EAU关于非神经源性男性LUTS的药物治疗中,仅a1阻滞剂(阿夫唑嗪、坦索罗辛、西洛多辛和多沙唑嗪)和PDE5I(西地那非)在随机对照试验中用于治疗UR/BPO。没有随机对照试验阐述其他药物如5ARIs(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的作用。
7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阿夫唑嗪和安慰剂的作用,结果表明阿夫唑嗪明显提高不带导尿管的成功率。该药副作用主要包括头晕、头痛、体位性低血压。
3项随机对照试验对比了坦索罗辛和安慰剂,结果显示坦索罗辛明显提高不带导尿管的成功率。
坦索罗辛与坦索罗辛/阿夫唑嗪联合或坦索罗辛/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比较,单药治疗与联合治疗的不带导尿管成功率相似。联合组副作用包括头晕、头痛和逆行射精。3天和7天坦索罗辛治疗急性尿潴留(AUR)具有相似的不带导尿管成功率。
有1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西洛多辛和安慰剂,结果显示西洛多辛提高不带导尿管的成功率。与坦索罗辛相比具有相似的不带尿管的成功率。而1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多沙唑嗪并未提高不带导尿管的成功率。
非药物治疗
EAU关于非神经源性男性LUTS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治疗UR/BPO很少有随机对照试验或前瞻性研究。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双极TURP(B-TURP:n=50)与单极TURP(M-TURP:n=63)治疗UR/BPO,结果显示具有相似的拔管成功率。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经尿道微波热疗(TUMT)或开放前列腺切除术治疗UR,拔管成功率相似。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药物治疗+无尿管7天和药物治疗联合膀胱功能训练,结果显示具有相似的不带导尿管成功率。
经尿道导尿与耻骨上造瘘相比,随访3年,前者不带尿管的失败率为64%,后者为32%。并发症泌尿系感染率和尿道狭窄率经尿道组明显高于造瘘组,尿管脱落在造瘘组明显高于经尿道导尿组,因此需要更妥善固定。
第一次AUR发作留置导尿管联合a1阻滞剂治疗首选3天而不是7天,理由是7天并未增加拔出尿管成功率,但是7天导尿会增加并发症。短期的间断自我导尿使TURP术前最大化恢复膀胱功能。如果延期手术应该留置导尿,因为感染并发症更低。
AUR治疗的系统综述显示,推荐在拔出导尿管前口服a1阻滞剂,但是不推荐急诊手术。耻骨上造瘘导尿值得讨论,留置尿管时间是有争议的,小于3天在避免导尿管相关感染方面是安全的选择。尽管TURP仍然是金标准,目前激光治疗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的方法。但是,结果等级都是很低的。
另一篇系统综述评估了慢性尿潴留(CUR)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共纳入11项研究,结果按病因分类:梗阻性、非梗阻性、混合性、不明原因。仅有3项研究评估梗阻性因素。低级证据表明TURP和TUMT治疗6个月后具有相似的不带导尿管成功率。证据不足以得出其他结论如一种方法优于另一种方法。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前汇总结果表明a1阻滞剂(阿夫唑嗪和坦索罗辛)与安慰剂在改善UR/BPO相比,具有明显提高不带导尿管的成功率。并且副作用轻微。而多数非药物治疗还没有充分证据,因此无法得出获益的结论。
投稿戳我策划:杨洁|刘海洋投稿邮箱:yangjieamanda.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