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膀胱瘘症状
膀胱瘘形成
膀胱瘘危害
膀胱瘘手术
中医膀胱瘘
膀胱瘘原因

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前言

NewsWatch

压力性尿失禁又称为“社交癌”,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损害身心健康,其发病率高,但由于大多数女性觉得尴尬、难以启齿没能及时就诊。为关爱女性的健康,我们应该重视压力性尿失禁,并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是什么?定义

根据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其定义为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口漏出;在腹压增高而无逼尿肌收缩的情况下出现不随意的漏尿。[1]

发病率有多高?

研究表明,我国成年女性SUI的患病率高达18.9%,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患病率逐年增高,在50到59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为28%。[1]

经mate分析:中国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为31.1%,主要表现亚型是压力性尿失禁,以轻度尿失禁为主,城市平均患病率为27.5%,农村为32.5%;南方平均患病率为30.9%,北方为31.4%,南北差异可能饮食习惯不同,北方超重肥胖率较高;农村由于妇女多为体力劳动者,分娩平均次数要高于城市妇女。[2]

SUI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年龄,绝经后雌激素缺乏

?妊娠和分娩:

经产妇比初产妇的患病率高;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相比风险增加2倍;工具辅助分娩比自然阴道分娩风险增加3倍;年龄较大的孕产妇风险高,胎儿体重过大;第二产程>2h[3]

?子宫切除术等盆腔手术史

?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影响腹压增加的慢性疾病

?BMI每增加5,尿失禁风险增加20%-70%;孕前BMI大于30的女性妊娠中发生SUI的风险高

?吸烟、咖啡因

SUI发病机制

?尿道管腔黏膜的封闭作用:由于许多妇女经历多次分娩,盆底韧带筋膜松弛,控尿的解剖学基础受到一定损伤,虽不会立即出现SUI,但在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尿道封闭机制障碍时才出现[3]

?支托膀胱颈及尿道的组织:妊娠中晚期,胎儿长大、羊水增多,胎头直接压迫盆底肌肉和神经以及盆腔手术都会造成盆底组织松弛;肥胖可能导致盆底肌的衰弱,还可增加腹压;便秘会导致骨盆神经伸展及肛周区域向下移位,导致骨盆底损伤;香烟中的一氧化碳损害氧气运输到机体组织的过程,从而导致肌肉萎缩,盆底肌也会受影响[3][4]

?尿道高活动性:分娩损伤或衰老导致盆底组织薄弱,造成膀胱颈和近端尿道的下降,当长期便秘或吸烟引起咳嗽等使腹压增高时,膀胱内压大于近端尿道压,发生漏尿[3][4]

?膀胱颈和尿道括约肌主动控尿功能下降:由于年龄的增长,括约肌功能降低[3][4]

SUI评估

?病史询问:

询问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孕产史、运动习惯等

是否有打喷嚏、咳嗽、跳绳时漏尿,漏尿发病时间、频率、严重程度,是否需要尿垫

有无其他泌尿系统的症状,是否有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困难等

详细了解患者药物史、盆腔手术史及放疗史、生活方式,是否有长期的便秘和吸烟史等

?查体:

专科检查:

有无盆腔器官的脱垂及程度;肛门指检有无直肠膨出;外阴有无长期感染引起异味、皮疹;尿常规、压力试验、1h尿垫试验、棉签试验等

盆底生物反馈仪检查,评估盆底肌肉功能状态

神经系统检查:

会阴感觉;球海绵体肌反射;肛门括约肌力检查

?问卷调查:

尿失禁影响问卷简表、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简表

尿失禁影响问卷简表,属于A级证据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简表,属于B级证据SUI严重程度评价

?临床症状主观分度:[3]

轻度

尿失禁发生在咳嗽、喷嚏时,不需使用尿垫

中度

尿失禁发生在跑跳、快步走等日常活动时,需要使用尿垫

重度

轻微活动、平卧体位改变时发生尿失禁

?1h尿垫试验:称重尿垫[1]

漏尿量≥2g为阳性

轻度:2g≤漏尿量<5g

中度:5g≤漏尿量<10g

重度:10g≤漏尿量<50g

极重度:漏尿量≥50g

SUI与其他类型尿失禁的鉴别诊断

单纯型压力性尿失禁SUI

复杂型压力性尿失禁SUI

急迫型尿失禁UUI

混合型尿失禁MUI

病史

打喷嚏、咳嗽、大笑、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漏尿

打喷嚏、咳嗽、大笑、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漏尿,可伴有尿急、尿不尽、慢性尿潴留相关症状或反复泌尿系统感染

尿急、尿频、夜尿多和不能自主控制排尿

腹压增加时漏尿和尿急漏尿并存

既往史

既往可有妊娠分娩史,会阴撕裂、侧切或使用过辅助器材分娩、可能伴有长期便秘、慢性咳嗽

既往可有根治性盆腔手术史、抗UI手术史或复杂尿道手术史,可存在膀胱储尿或排尿相关症状

无特征性表现

无特征性表现

妇科检查

若合并盆腔脏器脱垂,则脱垂最低点不超过处女膜缘

若合并盆腔脏器脱垂,则脱垂最低点超过处女膜缘,可伴有泌尿生殖道瘘等

无特征性表现

无特征性表现

压力试验

指压试验

棉签试验

>30°

<30°

<30°

无特征性表现

排尿日记

排尿次数正常,咳嗽或用力时漏尿

无特征性表现

排尿次数多,每次尿量少,尿量不稳定,尿急时来不及上厕所而尿液漏出

合并SUI及UUI的表现

尿动力学检测

不建议行尿动力学检测,仅需用B超或导管测量残余尿,残余尿<ml

储尿期逼尿肌稳定,排尿期逼尿肌收缩有力,咳嗽时尿液流出,残余尿≥ml

膀胱容量小,顺应性差,逼尿肌不稳定收缩,无膀胱残余尿

无特征性,并非单纯的SUI合并UUI的表现

SUI的治疗

?生活行为干预:

1、控制体重,增加运动:开始阶段保证每周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慢跑),建议每周运动5天,根据情况延长运动时间,半年后可增加到每周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在减重的同时也做抗阻力量训练,保持运动习惯[6]

2、改变生活方式:如步行代替骑行、骑自行车代替电动车等,每周走路步数应增加步,直到达到≥步/天[6]

3、治疗便秘,上厕所时间不宜过久,坐厕时可用小凳子垫高双脚

4、戒烟、减少咖啡因、碳酸饮料的摄入

5、练习在腹压增高的动作之前收缩盆底肌,避免或减少腹压增加的活动

6、每天饮水不超过2L

7、尽量不憋尿,做好排尿管理

?运动治疗:

1、筋膜腹式呼吸、夹臀抬起:各10次/组,3组

2、盆底肌锻炼:快肌收缩,自主收缩盆底肌维持2秒,放松2秒,20次/组;慢肌收缩,收缩盆底肌维持10秒,放松10秒,20次/组,早晚各10分钟,锻炼之前记得排空膀胱。

3、paula方法:比如提肛肌无力导致SUI,可以通过眼周肌、口周肌等来改善。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有推测认为一个括约肌通过脊髓震荡而影响其他括约肌。[5]

4、使用盆底康复工具辅助训练如下图:

阴道哑铃阴道锥

凯格尔球

?盆底生物反馈仪治疗:促进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本体感觉和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稳定性、协调性

?体外磁疗:无创,通过磁场刺激盆底粗大神经发放传导冲动,引起盆底肌肉收缩

?电针治疗:针刺肾俞、会阳,调节腰骶植物神经的功能,使尿道闭合压增加,盆底肌肉增强[5]

?药物治疗:局部使用雌激素;选择性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

?激光治疗:二氧化碳激光和YAG激光

?手术治疗:尿道中段悬吊术、尿道周围注射填充剂疗法、干细胞疗法

?预防:分娩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分娩损伤及工具辅助分娩;绝经后雌激素减退、卵巢早衰、卵巢切除妇女及时给与雌激素补充治疗;盆腔手术时尽可能细致操作减少手术副作用[3]

建议

尿失禁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孕妇、产妇和中老年女性,所以孕期和产后早期的盆底肌锻炼显得特别重要。希望所有产后女性及更年期女性都应该去门诊进行常规的盆底功能检查。根据国际尿失禁专家咨询委员会(ICI)及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医疗优选研究所(NICE)指出,对尿失禁患者首先进行非手术治疗,如果效果不佳或者医从性不好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对于肥胖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减重是一线的治疗方式[6]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52(5):-..

[2]余昆,谢珍国,余志海,刘胜,刘美平.中国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19(1):36-43.

[3]彭彪,林叶远,李天杰,等.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5(11):-.DOI:10./j.issn.-..11..

[4]郝明,善辉.压力尿失禁解剖学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5(1):97-99.DOI:10./j.issn.-..01..

[5]周竞,罗琼(综述),刘志顺,等.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保守治疗[J].陕西医学杂志,,(3):-

[6]宋晓红,白文佩,朱兰等肥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体质量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4(2):1-5

[7]杜彦芳,蒋妍,黄向华.女性尿失禁的分类及诊断标准[J].实用妇产科杂志,,34(3):-

[8]罗振恺,矫宾宾,张萌,徐鑫,张冠.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新进展[J].医学综述,,12:-.

原创团队:

中山六院康复医疗中心孕产康复团队

医院进修生

黄飞深圳市龙华区妇幼保健院进修生

何小燕深圳院市龙华区中心医进修生

陈慧广州医科大学实习生

指导老师:郑停停中山六院康复医疗中心孕产康复专科负责人

1.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物理治疗师

2.中山大学康复治疗系资深讲师

3.WCPT网络认证物理治疗师

4.国内首位临床孕产康复物理治疗师

5.CCTV5“健身动起来”栏目之产后康复运动系列主讲嘉宾

6.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委会女性健康学组副主委

7.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运动医学与康复分会委员

8.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围产康复分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9.广东省康复医学研究会广东名治疗师联盟委员

10.《产后康复》卫生部视听教程主编

11.《孕产妇居家康复指导丛书》主编

12.《运动疗法》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副主编

13.上海《社区居民健身指南丛书》之“孕产期运动指导”编委

更多孕产康复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guanga.com/pglzz/1519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