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帮扶下,医院在学科发展上又迈向了新的台阶
长沙晚报讯(记者杨蔚然)当地时间9月1日,中国(湖南)第19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成医院首台泌尿外科大手术。
9月1日这天,是伊斯兰教传统的古尔邦节,塞拉利昂当地的许多单位都放假休息。然而,中国(湖南)第19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的队员们不但没有休息,医院的第一台泌尿外科大手术——膀胱部分切除术。
患者是一位50岁的老师,因反复血尿10余年,医院。之前,患者医院治疗,但病情反复发作。2周前,医院有了泌尿外科医生,抱着试试看的心里前来就诊。医疗队员泌尿外科医生杨亮(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生),经过详细询问病人病史,仔细为病人检查后,结合患者CT结果,考虑患者为尿道狭窄引起的膀胱巨大憩室并感染。因病程长、反复血尿感染刺激,有癌变可能。
通过与国内专家的多次讨论,与病人沟通后,杨亮决定为患者进行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经过术前的充分准备,当地时间9月1日中午12时半,患者被送进手术室。手术采取下腹部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层后,游离了膀胱前壁和两侧壁。切开膀胱后发现,膀胱憩息的膀胱壁非常厚,其内的黏膜水肿,肉芽样增生严重。术中找到了两侧输尿管开口后,在安全的情况下,将病变的憩息切除,再缝合膀胱并留置了膀胱造瘘管,伤口处安放了伤口引流管。
整台手术,医护人员通力协作,下午4时,手术终于成功完成。一直等候在外的患者家属,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落了下来。护理部主任马萨,闻讯即刻来到手术室,慰问医护人员,她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地对手术医生、护士表示赞赏和感谢,并不停地夸赞:“第一台!第一台!”
在此之前,医院没有泌尿外科医生,泌尿外科手术后的管道护理,当地护士从未接触过。术后,杨亮医生来不及休息,又带领病房的医生和护士一起,叮嘱患者手术后的各项注意事项,介绍每一根管道的作用,从管道的观察、预防感染、防止脱出等方面,做耐心、细致的示范指导。
据了解,目前塞利昂国内仅有一位泌尿外科医生,而且已经退休。而本次手术的开展,标志着在中国(湖南)第19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的大力帮扶下,医院在学科发展上又迈向了新的台阶。
健康吧主:杨蔚然
如果您喜欢今日内容,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转发给亲朋好友,请注明出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