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膀胱瘘症状
膀胱瘘形成
膀胱瘘危害
膀胱瘘手术
中医膀胱瘘
膀胱瘘原因

年小家电行业细分市场调

小家电行业技术水平特点及六大壁垒构成(附报告目录)

1、小家电行业特点

(1)产品特点

①体积小、价格适中、免安装,适合线上销售

相对于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大家电,小家电体积一般较小,插电即用,无需安装。根据华安证券研究报告,分价位段来看,目前国内淘宝系平台的厨房小家电按销售额,主要集中在均价-元的中端价位,从而使消费者试错成本较低。这些特点决定了小家电尤为适合线上销售。

②生命周期短,更新速度快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公告的《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等大家电安全使用年限为8到10年。根据国家原电力部《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损坏处理办法》,电饭煲、电茶壶、电炒锅等小家电使用寿命为5年。小家电在实际使用中,移动方便,相对于摆放位置固定的大家电更容易发生损耗,实际使用年限更短。小家电生命周期较短使得厂商生产持续不断,同时为了保持市场份额,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偏好,推陈出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年小家电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③品类多,长尾特征明显

小家电作为一种帮助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让生活更加便利的家用电器,适用多种生活场景,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诉求,品类繁多。我国现有小家电品类余种,而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上小家电品类约为余种。随着人们对生活便利的追求和消费需求多元化,小家电品类在自动化、便捷化的基础上朝着多功能化、高颜值化、智能化、健康化等方向持续扩张,使得小家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现有产品类别中,产品也不断在更新升级,进一步扩大了小家电市场规模。

中国小家电市场中,一些品类如电饭煲、电吹风、热水壶、微波炉等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其他众多的品类市场份额相对较低。各品类产品市场份额或渗透率排序在图形上形成头部少数品类占比较高,后面排列其他众多品类,类似长长的尾部,形象地称之为长尾品类。长尾品类众多,奠定了行业成长的基础,为新产品、新品牌诞生提供了土壤和成长空间。

④可选消费属性强,部分品类具备较强的必选消费属性

从家电的发展历史来看,居民通常会先购买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大家电,然后再去增加品类繁多的小家电。在小家电中,电饭煲、微波炉、热水壶、电吹风等可以大大提升生活便利的品类逐渐在生活中变得不可或缺,具备了较强的必选消费品属性。一些小家电品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生活方式的形成逐渐从可选消费品向一部分人群的必选消费品转变,如食品料理机、豆浆机、加湿器、蒸汽电熨斗等,提升特定场景的生活品质。

(2)品牌与营销特点

①品牌认知与特定品类联系紧密

小家电作为一类消费品,面向广大的消费者,品牌有助于减少消费选择成本,建立产品联想关系,形成相对固定的消费者认知,即消费者往往将某一品牌与特定小家电品类建立联系,为品牌建立专业化的形象。品牌与品类的关联一旦在消费者认知中牢固树立,有助于该品牌提升在有关品类中的市场地位。如苏泊尔与电饭煲以及炊具的品牌关联、九阳股份与豆浆机的品牌关联、北鼎股份与养生壶的品牌关联等。

随着小家电品牌关联的品类渗透率难以进一步提升,品牌与品类的关联将制约特定品类市场份额的长期持续扩张。为此,品牌商一般采取丰富品牌内涵或多品牌策略进一步开拓市场。

②线上线下产品价格区间有别

在国内,线上渠道已成为厨房小家电主要的销售渠道,但线下渠道在高价格区间仍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典型的品类如料理机、豆浆机、电饭煲,线上渠道低价位具有优势,线下渠道高价位占比较高。

(3)市场特点

①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层次细分明显

厨房小家电与人们的饮食息息相关,随着新一代消费群体需求的不断变化,家电消费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凸显,厨房小家电产品类型也逐渐丰富。一方面,人们对现有厨房小家电产生了更新换代的需求;另一方面,创新功能类的厨房小家电层出不穷,如多士炉、电动打蛋器、空气炸锅、厨师机、切片机、制冰机、三明治机、烹饪机器人等等,此类小家电满足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同品类小家电具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属性,如电饭煲、净水器、热水器、微波炉等处理食物和水,具有满足人们基本生理需求的作用,刚需属性较强;而破壁机、洗碗机、切片机、空气炸锅、早餐机、三明治机、烤箱等有助于提高生活效率和品质,乃至于满足人们对安全健康饮食以及展现烹饪技能的需要,刚需属性较弱。

②各品类市场份额差别较大

以我国厨房小家电市场为例,一些厨房小家电品类如电饭煲、电水壶等较早进入中国家庭,改变了传统的明火烧水做饭的生活习惯,安全且方便快捷,逐渐成为中国家庭的刚需产品,一些单价较高的刚需品类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在厨房小家电各品类市场中的份额较大,如电饭煲、料理机、电压力锅、电磁炉等。

③供给创造需求,品类与技术创新扩大市场规模

小家电在多种生活场景下帮助人们提高生活品质,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为小家电品类和功能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技术进步也为小家电更新升级提供了支持,新品类如早餐机、破壁机、电压力锅、空气炸锅等,而电磁感应技术在电饭煲中的应用诞生了IH电饭煲,给消费带来更好的体验,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依赖度,不断扩大市场。

④全球化销售需多国认证,对产品品质要求严苛

除特定饮食习惯下的厨房小家电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之外,多数厨房小家电可以服务全球消费者,因此国际知名品牌商为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加销售额,采取全球化市场战略,将相对标准化的厨房小家电销往全球各地。小家电作为一种家用电器,在某一国家和地区销售产品需符合当地产品安全、质量等标准或通过必要的认证,国际化品牌亦对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较为严苛。

2、行业技术水平

小家电行业的主要技术包括结构与功能设计技术、传感与控制技术、制造工艺技术、检测技术等,行业内各类技术较为成熟。小家电行业技术水平取决于家电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水平的提高,技术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的提高,甚至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十三五”期间,我国家电的智能化技术、节水节电技术、环保技术、变频技术、系统优化与仿真技术、噪声控制及声品质提升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都得到极大发展,有些领域更是实现了“由无到有”的突破,为中国家电产业质变来临累积了能量。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南》,我国家电行业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全球化研发体系能力、行业整体的数字化能力不足,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存在差距,先进的数字化仿真技术等仍需进一步探索和推广。此外,如能效、智能传感、智能识别等具体应用技术仍待臻于完善,某些核心电子器件、软件操作系统及开发工具、高精尖专用设备等还依赖进口。

3、行业技术特点

(1)技术综合性较强

小家电生活应用场景多,功能丰富多样,开发一款适销对路的小家电产品,涉及学科较多,在原材料选择阶段就需要对钢材、塑胶、硅胶、改性塑料、线材等深入了解其材料学特性,并且需及时跟进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在产品功能结构设计阶段涉及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结构力学、人体工学、流体力学、电子、电路、电磁、电池、热力学等等多学科的技术。随着新技术在小家电领域的应用,如蓝牙、WIFI、红外、5G等无线连接技术,小家电将成为未来物联网世界的重要终端,技术综合性特征愈发明显,制造商需掌握多种技术才能将品牌商的产品设计思想转化成量产产品。

(2)技术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

小家电产品一般需要插电使用,厨房小家电在使用过程中多数用于加工水料食材或者高温加热食材,并且与使用者近距离接触,技术安全是对小家电产品的基础要求。随着小家电性能不断提升,如带有旋转刀具的搅拌机、料理机、破壁机等转速不断提高,相关的人身安全风险大幅提升,相关刀具安全设计与保护装置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小家电产品作为一种消费品,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是其在市场长期立足的关键,产品运行的可靠性是影响消费者体验更加重要的因素。可靠性高的产品往往能够流畅稳定运行,生命周期内故障率较低,大大增强消费者使用厨房小家电过程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小家电制造商在选择技术路线时需要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将产品与技术的可靠性提升至突出位置。

除消费者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之外,各国有关标准组织和认证组织一般均会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建立标准并进行认证,而国际知名品牌商对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

(3)技术创新活跃

小家电消费群体庞大,品类繁多,功能多样,是新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技术创新活动活跃。新技术一方面对传统厨房小家电进行升级,如电饭煲从热盘加热到电磁感应加热(IH电饭煲)、豆浆机从热盘加热到蒸汽加热、分子共振加热技术等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新技术催生新品类,如炒菜机器人、电火锅、电热杯、牛排机等。掌握并熟练应用新技术的制造商往往能够为品牌商提供紧跟技术潮流的产品选择,丰富其品牌的时代内涵。

(4)工业设计承载产品格调

小家电在功能上可以提升消费者的生活便利性,同时其作为家居环境的一部分,在外观方面需匹配消费者的审美追求,因此小家电产品的工业设计承载着产品格调,彰显品牌特有的属性,在技术体系中具有指导性地位。具有较强工业设计能力的小家电制造商在把握品牌商品牌内涵与目标消费群体的审美偏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与品牌商的合作更加紧密和牢固。

4、小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1)小家电制造商产能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小家电装配环节较多,自动化水平不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比重较高,对企业的利润影响较大。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每年以10%左右的增速上升,年制造业平均工资是8年的3倍左右。年东部沿海制造业工资水平已经接近台湾地区。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企业倾向于将产能转移至成本相对低廉的国家和地区。

(2)线上占比不断提高,渠道加速融合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基础实施不断完善,网络购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全球来看,小家电的渠道构成目前仍以线下门店为主,年占比达74.7%。但线上电商渠道占比有逐年提升的趋势,电商占比从年的18.3%提升至年的23.3%。分区域来看,亚洲电商渠道销量贡献值最高,占比达31.6%。

线上市场已经成为家电行业不可或缺的渠道市场,其占比不断提高。从发展趋势看,线上线下两种渠道业态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很多传统线下渠道都搭建了自己的线上平台,而线上销售渠道也在向线下渗透,天猫、京东、小米等纷纷建设线下实体店,线上和线下渠道加速融合。

(3)中国小家电品牌崛起

国内的小家电制造商积累了丰富的研发、设计、制造以及供应链管理、品牌管理的经验,重视产品质量并不断打磨自己的品牌,与国内服装、化妆品等消费品领域的企业集体推动民族品牌的发展壮大。国内小家电品牌如美的集团、苏泊尔、九阳股份、爱仕达、北鼎(北鼎BUYDEEM)、新宝(Donlim、GEVILAN歌岚)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4)创新驱动小家电产品更加丰富、智能

一方面,小家电产品的设计正朝着与时尚、健康等现代化理念结合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消费者对小家电需求不断增长变化,80、90后人群也逐渐成为新兴消费主力军,他们更加追求时尚,更倾向于消费健康类型产品,使得小家电产品设计逐渐融入了时尚、健康等元素,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丰富。

另一方面,小家电正在朝着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创新趋势发展。在当前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的智能化、功能性和个性化等需求大大提高,未来小家电产品的研发生产方向将从单一实用性逐渐转向个性化多样性。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小家电产品将会与其产生更加深度的结合,实现联网控制等智能化功能,以满足市场的智能化需求。

5、行业主要经营模式

厨房小家电行业在全球范围进行产业分工,根据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运营、渠道开发、市场营销等主要环节参与程度以及品牌影响力可分为品牌商和制造商。

品牌商拥有自主品牌,主要参与产品研发设计、品牌运营、渠道开发和维护、市场营销等环节,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制造商主要参与生产制造、供应商管理等环节,部分具备研发、设计和技术能力的制造商亦参与产品创新和研发设计。据此,行业主要经营模式可分为委托制造模式与自主制造模式。

(1)委托制造模式

该种模式下,品牌商在产品概念构思、产品研发设计、品牌运营、渠道开发和维护、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参与程度较深,以提高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认同度、忠诚度和满意度,品牌影响力较大。在制造方面,品牌商则委托给长期合作的专业的制造厂商负责。该类品牌商拥有自身品牌和销售渠道,大多拥有较长的历史,强调品牌内涵和特色,注重产品的设计和定位。合作的小家电制造商根据自身研发设计能力不同程度参与品牌商的产品研发和设计,并凭借完整的制造体系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进行贴牌生产,满足品牌运营企业对产品质量、交付稳定及时的需求。部分制造商拥有自主品牌,但相对于品牌商的品牌来说,品牌影响力较小。

厨房小家电品牌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般拥有自己的制造工厂,随着品牌成长、规模扩大、成本约束以及品类增加,品牌商逐渐开始寻求具有技术、质量管控、供应商管理能力的制造商进行合作,委托其生产制造产品,但仍保留一定数量的制造工厂,如德龙、SEB、Philips等。得益于厨房小家电产业链分工体系的细化和完善,一些品牌商如CapitalBrands、小米集团等企业专注于品牌运营、销售等环节,自身不拥有厨房小家电的生产制造工厂,而全部委托给专业的制造商完成。

品牌商委托制造商生产制造模式下,产品所用品牌均为品牌方所有。制造商主要包括OEM和ODM制造商:

①OEM

即原始设备制造商,由品牌商提供产品的外观设计、结构、图纸、工艺、产品规范和标准等产品方案,制造商负责开发和生产等环节,根据品牌商订单生产,最终由品牌商销售。

②ODM

即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商根据客户的产品意向或自主创意开发产品,由客户选择后下订单进行生产,产品生产完成后销售给品牌商。

随着中国小家电企业研发、设计能力的提高,推动了产业分工持续深化,一方面传统的制造商通过OEM积累了丰富的研发、设计能力,逐渐向ODM合作模式转变,进一步减少品牌商研发、设计支出;另一方面,传统的制造商着力打造自主品牌,逐步转变为品牌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自主制造模式

该种模式下,品牌商参与从产品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品牌运营和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全部环节。部分制造商具备将品牌商概念构思进行产品化落地的能力,在产品研发设计方面具备创新能力,并基于自身技术、制造和供应商管理能力推出自主品牌,除主要为品牌商提供制造服务之外,也参与自主品牌的全部环节。行业内采用自主制造模式的包括美的集团、苏泊尔、九阳股份、小熊电器、新宝股份、北鼎股份等。

上述产业分工角色和行业经营模式互相渗透,企业的角色定位与经营模式主要基于自身资源、专业能力和发展路径选择等因素。

6、行业进入壁垒

(1)技术壁垒

小家电行业总体上技术比较成熟,但由于其技术综合性较强且仍处于新技术不断应用的阶段,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蓬勃发展,推动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新进入者来说,是否具有相当的综合技术水平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能力至关重要。

小家电具有广泛的消费者群体,消费者对材质、外观、功能、环保等方面不断提出新的需求,若产品研发设计或量产环节出现延误,将严重影响新品上市时间,给客户造成重大损失。世界知名品牌在选择产品制造商时,要求制造商具有相应的研发设计能力和量产供货能力,能够利用其自身积累的专业经验和技术优势,配合客户快速、高效完成产品研发设计过程,并实现产品量产上市。

(2)人才壁垒

进入小家电制造领域的人才壁垒主要包括技术人才壁垒和管理人才壁垒。小家电研发设计人员需要掌握设计、材料、生产工艺、检测、品控等相关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同时也要对品牌商品牌定位和内涵有深入了解,进而研发设计出符合当地和品牌格调的产品,此类人才必须经过多年的行业积累和实践,并对消费趋势变化和品牌有深刻的洞察力。小家电制造行业也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需聘用大量的生产工人,对他们的生产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宣贯、劳动管理等均需要投入较大的财力、物力,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巧,针对该类大型专业用工企业的优秀管理人才较少,往往都是基于企业内部长期的培养,此类人才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此,行业形成较高的人才壁垒。

(3)认证壁垒

小家电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各国对小家电产品均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环保和质量认证标准,如我国的3C认证、美国的UL认证、日本的SG认证和德国的GS认证等。全球知名小家电品牌商的产品销往全球各地,产品需取得的认证相对于区域市场更多,相应的产品竞争力越强,亦对制造商生产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入企业如若技术、制造和品控能力较弱,一般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无法在短期内通过上述认证,因此取得产品认证成为进入本行业最主要的壁垒之一。

(4)资金壁垒

小家电制造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购置大量厂房和设备,同时,为提升产品品质,满足品牌商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化解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的不利影响,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并对对设备更新改造实现技术升级,对固定资产投资较大。此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运用大量流动资金采购原材料以及支付人员工资,因此行业新进入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

(5)规模壁垒

小家电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由于小家电品种众多,企业通常是按订单生产或根据产品市场情况、消费者需求及自身产能安排生产,企业需要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有效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增强盈利能力。同时,行业又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的影响,只有具备较强成本控制能力和规模优势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新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

(6)品牌壁垒

小家电作为一类消费品,品牌有助于建立消费者认知,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认知度构成了品牌壁垒。小家电产业分工主要由品牌商和制造商组成,相应的品牌壁垒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广大的消费者对品牌商旗下的品牌认可度,认可度越高,品牌忠诚度越高,市场地位越稳定,而品牌忠诚度的提高与巩固源自品牌所代表的品质。其次,在品牌商与制造商分离模式下,品牌商所建立的源自消费者的品牌口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商卓越的制造能力,因此具有出色的研发、设计、制造和品控经验和能力的制造商在业内也会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品牌商与制造商的合作也相当稳固。制造商层面的品牌壁垒,使得新进入者成为知名品牌商的制造商难度大大增加。

目录第1章小家电行业综述1.1小家电行业定义及分类1.1.1行业概念及定义1.1.2行业主要产品大类1.1.3小家电行业特性分析(1)行业区域特性(2)行业季节特性1.2小家电行业统计标准1.2.1小家电行业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1.2.2小家电行业统计方法1.3小家电行业市场环境分析1.3.1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行业管理体制分析(2)行业相关政策分析(3)行业发展规划分析(4)政策环境对小家电行业发展影响分析1.3.2行业经济环境分析(1)国际宏观环境分析(2)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3)经济环境对小家电行业发展影响分析1.3.3行业技术环境分析(1)行业相关技术进展(2)行业相关专利申请情况(3)技术环境对小家电行业发展影响分析1.3.4行业社会环境分析(1)城镇人口数量情况(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3)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4)社会环境对小家电行业发展影响分析1.4小家电行业产业链分析1.4.1小家电行业产业链简介1.4.2小家电行业产业链上游供应分析(1)铜业供需分析及价格走势(2)不锈钢供需分析及价格走势(3)铝业供需分析及价格走势1.4.3小家电行业产业链下游市场分析(1)全渠道情况(2)线上销售渠道情况(3)线下销售渠道情况第2章全球小家电行业市场发展分析2.1全球小家电市场发展概况分析2.1.1全球小家电市场发展概况(1)全球小家电市场按产品分布(2)全球小家电市场按地区分布2.1.2全球小家电产业布局情况(1)美国小家电市场(2)欧洲主要国家小家电市场2.2全球小家电市场竞争状况分析2.2.1全球小家电市场竞争现状2.2.2全球小家电市场竞争趋势分析2.3跨国公司在中国小家电市场的竞争策略2.3.1主要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1)A公司(2)B公司(3)C公司(4)D公司(5)E公司2.3.2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竞争策略分析(1)跨国公司在中国小家电市场的发展现状(2)跨国公司在中国小家电市场的竞争策略变化(3)跨国公司在中国小家电市场的典型并购案例第3章中国小家电行业发展状况分析3.1中国小家电行业发展状况分析3.1.1中国小家电行业发展总体概况(1)行业实现较快发展(2)生产能力不断增强(3)市场规模不断扩大(4)市场容量保持较大3.1.2中国小家电行业发展主要特点3.1.3小家电行业经营情况分析(1)小家电行业经营效益分析(2)小家电行业盈利能力分析(3)小家电行业运营能力分析(4)小家电行业偿债能力分析(5)行业经营效益影响因素分析3.2小家电行业供需平衡分析3.2.1全国小家电行业供给情况分析(1)行业企业数量分析(2)行业产成品分析3.2.2全国小家电行业需求情况分析3.2.3全国小家电行业产销率分析3.3小家电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3.3.1小家电行业进出口状况综述3.3.2小家电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1)行业出口分析(2)行业进口分析3.3.3小家电行业进出口前景及建议(1)小家电行业出口前景(2)小家电行业进口前景第4章中国小家电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分析4.1行业总体竞争状况分析4.1.1小家电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国内品牌竞争力分析(2)跨国品牌竞争力分析4.1.2小家电行业经营模式分析4.1.3小家电行业市场竞争状况总结4.2小家电行业产品结构特征分析4.2.1小家电市场产品结构特征4.2.2小家电市场产品格局特点4.2.3小家电产品市场前景分析4.3行业总体区域结构特征分析4.4小家电的主要品牌企业状况4.4.1小家电市场厂家品牌分析4.4.2小家电市场品牌竞争格局(1)厨房小电器系列(2)家居小电器系列(3)个人护理小电器系列4.4.3小家电的品牌健康程度(1)国际品牌之飞利浦(2)台资/港资品牌(3)本土品牌第5章小家电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5.1厨房小家电制造行业运营状况分析5.1.1厨房小家电制造行业规模分析5.1.2厨房小家电制造行业需求情况5.1.3厨房小家电制造行业供求平衡情况5.1.4厨房小家电制造行业经营情况分析(1)厨房小家电行业盈利能力分析(2)厨房小家电行业运营能力分析(3)厨房小家电行业偿债能力分析5.1.5厨房小家电制造行业运行特点及趋势分析(1)厨房小家电制造行业运行特点分析(2)厨房小家电制造行业趋势分析5.2家用通风电器制造行业运营状况分析5.2.1家用通风电器制造行业规模分析5.2.2家用通风电器制造行业需求情况5.2.3家用通风电器制造行业供求平衡情况5.2.4家用通风电器制造行业经营情况分析(1)家用通风电器行业盈利能力分析(2)家用通风电器行业运营能力分析(3)家用通风电器行业偿债能力分析5.2.5家用通风电器制造行业运行特点及趋势分析5.3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制造行业运营状况分析5.3.1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制造行业规模分析5.3.2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制造行业需求情况5.3.3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制造行业供求平衡情况5.3.4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制造行业经营情况分析(1)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行业盈利能力分析(2)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行业运营能力分析(3)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行业偿债能力分析5.3.5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制造行业运行特点及趋势分析(1)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制造行业运行特点(2)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制造行业趋势分析5.4其他小家电制造行业运营状况分析5.4.1其他小家电制造行业规模分析5.4.2其他小家电制造行业需求情况5.4.3其他小家电制造行业供求平衡情况5.4.4其他小家电制造行业运行特点及趋势分析(1)其他小家电制造行业运行特点(2)其他小家电制造行业趋势分析第6章西式小家电市场发展状况分析6.1西式小家电的定义及概念6.2西式小家电行业发展综述6.2.1西式小家电产业链分布情况6.2.2西式小家电市场分布情况6.2.3西式小家电产品特点情况6.3西式小家电企业生产模式选择分析6.3.1生产模式概况分析6.3.2西式小家电企业生产模式选择现状6.3.3西式小家电企业生产模式选择趋势6.4中国西式小家电企业发展策略分析6.4.1促进OEM/ODM升级,争取“溢出效应”6.4.2注重技术投入,强化研发能力6.4.3因势利导,灵活地运用OEM/ODM与品牌营销6.4.4抓住恰当机会,发展自有品牌6.5西式小家电行业未来发展趋势6.5.1国外市场未来发展趋势预测6.5.2国内市场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第7章小家电行业主要细分产品市场分析7.1厨卫小家电产品分析7.1.1抽油烟机市场发展分析(1)抽油烟机专利分析(2)抽油烟机市场规模分析(3)抽油烟机市场竞争格局7.1.2消毒柜市场发展分析(1)消毒柜专利分析(2)消毒柜市场规模分析(3)消毒柜市场竞争格局7.1.3电压力锅市场分析(1)电压力锅专利分析(2)电压力锅市场规模分析(3)电压力锅市场竞争格局7.1.4电饭煲市场分析(1)电饭煲专利分析(2)电饭煲市场规模分析(3)电饭煲市场竞争格局7.1.5微波炉产品市场分析(1)微波炉专利分析(2)微波炉市场规模分析(3)微波炉市场竞争格局7.1.6电磁炉产品市场分析(1)电磁炉专利分析(2)电磁炉市场规模分析(3)电磁炉市场竞争格局7.1.7压力咖啡机产品市场分析(1)压力咖啡机专利分析(2)压力咖啡机市场规模分析(3)压力咖啡机竞争格局7.1.8滴漏咖啡机产品市场分析(1)滴漏咖啡机专利分析(2)滴漏咖啡机市场规模分析(3)滴漏咖啡机竞争格局(4)滴漏咖啡机进出口情况分析7.1.9电热水壶产品市场分析(1)电热水壶专利分析(2)电热水壶市场规模分析(3)电热水壶竞争格局(4)电热水壶进出口情况分析7.1.10榨汁机产品市场分析(1)榨汁机专利分析(2)榨汁机市场规模分析(3)榨汁机品牌竞争格局7.1.11电烤箱产品市场分析(1)电烤箱专利分析(2)电烤箱市场规模分析(3)电烤箱市场竞争格局7.1.12电饼铛产品市场分析(1)电饼铛专利分析(2)电饼铛市场规模分析(3)电饼铛品牌竞争格局7.2家居小家电市场分析7.2.1电风扇市场分析(1)电风扇专利分析(2)电风扇市场规模分析(3)电风扇市场竞争格局7.2.2吸尘器市场分析(1)吸尘器专利分析(2)吸尘器市场规模分析(3)吸尘器市场竞争格局7.2.3电暖器市场分析(1)电暖器专利分析(2)电暖器市场规模分析(3)电暖器市场竞争格局7.2.4加湿器市场分析(1)加湿器专利分析(2)加湿器市场规模分析(3)加湿器市场竞争格局7.2.5饮水机市场分析(1)饮水机专利分析(2)饮水机市场规模分析(3)饮水机市场竞争格局7.2.6电熨斗市场分析(1)电熨斗专利分析(2)电熨斗市场规模分析(3)电熨斗品牌竞争格局7.3个人护理小家电市场分析7.3.1电吹风市场分析(1)电吹风专利分析(2)电吹风市场规模分析(3)电吹风市场竞争格局7.3.2电动剃须刀市场分析(1)电动剃须刀专利分析(2)电动剃须刀市场规模分析(3)电动剃须刀市场竞争格局7.3.3电动牙刷市场分析(1)电动牙刷专利分析(2)电动牙刷市场规模分析(3)电动牙刷品牌竞争格局7.3.4其他个人护理小家电市场分析(1)电子美容仪市场分析(2)电子按摩器市场分析第8章中国小家电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主流趋势分析8.1行业节能技术发展分析8.1.1行业产品技术标准与能效标准(1)电饭锅(2)电风扇(3)微波炉8.1.2行业主要节能技术(1)变频技术(2)电磁感应技术(3)感温软磁技术(4)远红外加热技术8.1.3行业节能产品市场前景分析8.2行业智能技术发展分析8.2.1行业智能技术支撑产业发展分析(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投资建设分析(2)物联网发展与技术分析(3)三网融合发展与技术分析(4)5G发展与技术分析8.2.2行业智能技术发展分析(1)模糊技术发展分析(2)神经网络技术发展分析(3)云计算技术发展分析第9章中国小家电行业营销渠道分析及相关营销建议9.1行业消费者市场调研9.1.1消费产品品类偏好9.1.2消费支付方式偏好9.1.3消费购买品牌偏好9.2行业营销渠道分析9.2.1行业营销渠道分析(1)行业营销渠道发展分析(2)小家电行业主要的销售渠道(3)小家电企业的渠道模式类型9.2.2行业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9.2.3行业营销渠道发展趋势分析9.3行业营销策略分析9.3.1产品策略分析9.3.2价格策略分析9.3.3渠道策略分析9.3.4促销策略分析9.4行业营销案例分析9.4.1格兰仕营销案例(1)品牌地位(2)产品定位(3)推广策略9.4.2美的营销案例(1)品牌地位(2)产品定位(3)推广策略9.4.3九阳营销案例(1)品牌地位(2)产品定位(3)防御策略9.4.4苏泊尔营销案例(1)品牌地位(2)产品定位(3)联合营销策略9.4.5飞利浦营销案例(1)品牌地位(2)产品定位(3)推广策略9.4.6华帝营销案例分析(1)品牌地位(2)产品定位(3)推广策略9.4.7老板电器营销案例(1)品牌地位(2)产品定位(3)公关营销策略第10章中国小家电行业典型区域市场营销及发展潜力分析10.1行业城市市场营销及拓展策略分析10.1.1行业城市市场发展现状分析10.1.2行业城市市场拓展进程分析10.1.3行业城市市场发展前景分析(1)人口家庭数量(2)行业产品保有量(3)行业产品更换频率(4)行业产品市场规模测算10.1.4行业城市市场拓展策略及建议10.2行业农村市场营销及拓展策略分析10.2.1行业农村市场发展状况分析10.2.2行业农村市场消费特性分析10.2.3行业农村市场发展潜力分析(1)人口家庭数量(2)行业产品保有量(3)行业产品更换频率(4)行业产品市场规模测算10.2.4行业农村市场渠道建设分析(1)直营渠道(2)经销渠道(3)渠道优劣势对比分析10.2.5行业农村市场拓展策略及其建议第11章小家电主要企业生产经营分析11.1小家电企业发展总体状况分析11.2小家电行业重点企业个案分析11.2.1A公司(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5)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11.2.2B公司(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5)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11.2.3C公司(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5)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11.2.4D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5)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11.2.5E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5)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11.2.6F公司(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5)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11.2.7G公司经营情况分析(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5)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11.2.8H公司(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4)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5)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第12章中国小家电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分析12.1中国小家电市场发展趋势12.1.1中国小家电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2.1.2中国小家电市场发展前景预测(1)小家电需求在家电总需求中的比例提升空间大(2)保有量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3)产品线扩展的空间巨大12.2小家电行业投资特性分析12.2.1小家电行业进入壁垒分析12.2.2小家电行业盈利影响因素分析(1)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及居民收入的增长(2)小家电产品日趋丰富12.3小家电行业投资风险预警12.3.1小家电行业技术风险12.3.2小家电行业供求风险12.3.3小家电行业宏观经济波动风险12.3.4小家电行业产品结构风险12.3.5企业生产规模及所有制风险12.3.6小家电行业其他风险12.4小家电行业投资建议12.4.1小家电行业投资现状分析(1)投资规模(2)投资要点12.4.2小家电行业主要投资建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guanga.com/pglxc/17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