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导师
王修忠教授
王修忠儿外科教授.陕西小儿外科奠基开拓者
年12月,我考上王修忠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是他的第三位弟子,那时我院小儿外科是国务院首批批准设立的硕士点之一。听说王修忠教授是从苏联留学归国的学者,在国内已是小儿外科学界很知名的中青年专家,心里油然而生敬意和喜悦;又听说导师治学严谨,要求严格,不苟言笑,又不免有一丝敬畏。第一次约导师是在年元月,到了7-8平米的办公室时,感到十分吃惊。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除了书桌和椅子,房间里堆满了杂志和资料,书架上也满满的搁置着中文和外文书籍,看起来有些凌乱,但摆放有序。见到导师,我有些拘谨,但老师很和蔼,询问了我学习情况,并征求我对选修课意见。他特别叮嘱我将来做临床医生,一定要打好专业基础;特别是外科医生,局部解剖课一定要学好。后来我才知道,导师出国留学前,曾从事过两年解剖学教学,这对他从事外科临床和科研发挥了很大优势,导师的教诲正是他事业有成的深刻总结。
导师是一位极具创新思维和务实精神的临床专家,他特别重视紧密结合临床中难题和需求设立科研方向和课题,我读研究生时选题《二甲基硅油防治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研究》就是例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科研条件和经费都十分困难吗,但在那样很艰难的环境里,他潜心研究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治疗方法。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临床常见病,很多专业都接触到,属于边缘学科。那时候有效治疗手段有限,有些治疗方法还有副作用。导师利用他留学期间获取的有关资料,研究出尿素溶液这种新型硬化剂。为了做好临床试验,他买了公鸡在楼顶平台饲养,给鸡冠注射不同浓度的尿素溶液,以观察对丰富血管网的硬化效果,从而形成了40%尿素溶液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治疗机制和独特疗法。尿素注射液以其生物相容性好,副作用小,临床疗效显著而成为新型硬化剂,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那时小儿外科治疗血管瘤的患者盛况空前,最多时每天治疗的病人多达一百多位。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几乎各省市都有来院患者,甚至有来自香港的患者。尿素注射液治疗血管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疗效得到了国内专家的高度评价,其论文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等多家杂志发表,这种治疗方法已编入《外科学》《小儿外科学》教科书。尿素疗法在临床研究中延伸出动脉插管尿素注射治疗脾功能亢进,尿素注射治疗鞘膜积液、腋臭等,带动了科室有关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有关研究先后获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5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回想起这些成果的获得和临床推广,造福了广大患者,无不包含了王修忠教授矢志不渝的创新科研与精神引导。
除了血管瘤的尿素方法,王修忠教授还创新性开发了胰腺囊肿内外一期引流术、胆总管囊肿小口径内引流术、胃造瘘逆顺行食道扩张术等治疗方法,在那个医疗设备欠缺的困难条件下,当一大批患者病痛解除找到了解决办法。导师是小二外科学界具有广博知识和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几乎每次小二外科年会(四年一届),他都会有一些新的观点和新颖的疗法的提出,令学界敬佩,也确立了我院小儿外科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
王修中教授在苏联
导师的科研功底和创新思维,基于他的勤奋钻研和对工作的热爱。每天晚饭后,他就赶到病房,除了看望重症患者,就是在办公室里查阅资料,审阅稿件,临床总结。作为多届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学术上事情很多,还担任主管教学的外壳教研室副主任及小儿外科科主任,临床及教学亦很繁忙。他喜欢足球比赛,但机会有限,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教学,科研和学术上,每天晚上都在办公室工作到10点多,节假日也不例外。
在临床工作中导师对科室工作要求严格,要求大家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的治疗,甚至手术都要求快速而精准,以减少患者出血量和暴露时间。他率身垂范,每天7;30前就赶到病房,安排一天的工作,巡视重点患者,他平日表情严肃,但面对患者却很温和,查房时除了仔细检查患者的病情还常常逗乐小患者。导师生活俭朴,对衣食住行要求很低,但患者遇到困难时,他却毫不犹豫给予帮助让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那时他工资不高。家里人口多,负担挺重,资助患者的钱款硬是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扣出,呈现出慈父般的胸怀和至高的境界。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导师英年早逝,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但他勤奋工作,潜心科研,勇于开拓,无私奉献,关爱患者的崇高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风范,永远是指导我们人生的不朽丰碑。
王修忠教授
王修忠男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乳山市,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进入关东军医学院学习,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奔赴华东前线参加淮海战役。全国解放后,调入白求恩医学院学习(后改为山东医学院),年考入前苏联莫斯科第二医学院,小儿外科系深造,年获苏联医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由国家科委分配来我院工作,创建小儿外科,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小儿外科主任。担任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陕西省医学会理事,陕西医学会儿科学会常委。是国内外著名的小儿外科专家,为我国小儿外科学系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修忠教授一贯忠于党的事业,有坚强的党性,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在国内外学习、工作期间,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维护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敢同错误的言行做斗争。他光明磊落,艰苦朴素,平易近人,深得同事及病患的尊敬。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多次、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在他辛勤耕耘的几十年中,发表译文50余篇、学术论文80多篇,获科技成果奖5项,培养研究生6名,
王修忠教授医术精湛,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国内开创的学术研究涉及小儿外科学多个领域,研制的“巨结肠吻合夹”、“简易脑积水分流装置”、“简易食管扩张器”等,改进并实施了“膀胱粘膜尿道成型术”、“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设计了“胆总管囊肿小口径乳头状吻合术”及“胰腺囊肿胃内外一期引流术”等新手术方式,研究了脲素治疗血管瘤、鞘膜积液、腋臭,特别对大面积血管瘤的选择性动脉插管治疗法,为国内首创,疗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被编入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外科学》中,为我院小儿外科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
介绍
张宪生,男,现年60岁,年10月24日出生,祖籍河南省嵩县,年12月毕业于西安医学院医学系本科,获学士学位;年12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研究生班,师从王修忠教授,李恭才教授,获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在西安交通大医院工作,从事小儿外科专业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年晋升为主治医师,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年-年任小儿外科主任,研究生导师。年-年任院工会主席。曾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委员,现任陕西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西安市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自工作以来,十分敬重前任小儿科主任王修忠教授,李恭才教授,正是在他们的谆谆教诲和耐心带教下,使自己的医疗、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取得一些成绩。曾协助两位老主任培养研究生7名,带教研究生5名。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得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卫生厅科技进步奖四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临床科研主攻方向是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研究,小儿血管瘤和实体肿瘤的研究。年在李恭才教授指导下,在科室首先开展了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年总结以往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手术方法,采用切除狭窄段,采用肾盂输尿管舌形瓣吻合术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担任科主任期间,重视科室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坚持传统的血管瘤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发挥博士和硕士生的科研优势,着力于临床科研工作。坚持严谨科学态度,支持和尊重中青年医务人员的创新精神,不断开展和推广新技术新疗法,如经肛门巨结肠I期根治术成为科室的常规手术;在西北地区首先开展小儿腹腔镜等微创手术;NUSS术式治疗小儿先天性胸廓畸形等。重视对青年医生的培养,希望他们成为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鼓励青年医生攻读在职研究生,与上级指导医生制定培养计划,加强上级医生带教的责任感;倡导中青年医师开展临床科研工作,申报科研课题,认真总结临床工作经验,撰写临床科研论文,踊跃参加全国及省内的学术交流,开阔思路,查阅国内外本专业最新科研动态,提高科研和临床工作的创新能力。制定科室医务人员培养计划,鼓励医院进修学习,使我科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手术成功率从60%-70%提高到95%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西安交大二附院仁心仁术尚德尚医求实奉献开拓创新生命至上质量第一构建和谐追求卓越秉承传统彰显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