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百年沧桑,守正出新。一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虽然历经磨难,但她从不坠亲民济世的青云之志;一个多世纪的时光流转,虽然历经磋磨,但因为青大附院人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让人道的从医精神和精细的技术追求在这里浩然传承,彰显了她在医学界显赫的地位和不朽功勋。梳理百廿历史,传承品质文化,医院发展轨迹,展现名医名院风采。
救民于病,亦当为良医。
——何森
何森(.8-.9),号少岩,满族,山东省益都县人,享受*府特殊津贴,中共*员,九三学社社员,妇产科教授,山东大学医学院、医院妇产科的奠基人。年毕业于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年应聘到青岛,先后为山东大学医学院、青岛医学院副教授、教授,任妇产科医院妇产科主任。他所领导的妇产科多次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集体,本人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曾任山东省、青岛市人代会代表,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青岛医学会副理事长,九三学社青岛分社委员、青岛支社主任委员。
潜心育人,奠基妇产科
何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医院的 任妇产科主任,在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60年的时间里,为医院妇产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何森的带领下,科室业务水平迅猛发展,20世纪50年代开展子宫全切术、子宫颈癌根治术、复杂巨大的尿痿粪瘘阴道修补术、阴道成形术、人工尿道成形术、外阴癌根治术及经阴道输卵管结扎术等。60年代开展后盆切除治疗晚期外阴癌。70年代开展腹膜外剖宫产术、乙状结肠代阴道术、股动脉插管化疗术、剖宫取胎术、水囊引产术、天花粉及雷佛奴尔引产术、激光治疗技术等。同时,还开展阴道细胞学检查、卵巢功能测定等。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根据医学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以及老百姓的需求,把妇产科分为产科和妇科,并设专人负责。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科又分为高危和普通产科,妇科分为妇科肿瘤、计划生育和普通妇科。为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何森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年他开始担任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任务,年何森主持编写《妇产科学》教材,年何森参加了 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妇产科学》教材编写。年妇产科获批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
精勤不辍,大爱无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何森受省委委托带领调査组及医疗队深入沂蒙、昌潍等贫困山区和国棉工厂,为广大劳动妇女解除病痛,培训医疗知识。何森多次深入工厂、农村普查,发表了疾病普查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论文,撰写了多部专业著作,并获得山东省表彰以及多项省科技成果大奖。
为调查“子宫脱垂症”发病原因及发病率,及时做好预防治疗,何森参加了由省卫生厅组成的妇产科疾病调査研究工作组,深入临沂地区和高密县各公社,跋山涉水、深入山区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了《子宫脱垂症研究报告》《子宫脱垂机制问题的报告》,并进行试点治疗。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何森深知疾病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同时,他也在工作中发现许多妇女和社会人士缺乏必要的卫生知识。何森便从年下半年动手撰写《妇女劳动保护》手册。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两年的时间将初稿写成。这本手册全面介绍了对妇女劳动的保护要求和注意事项,及一些常见妇科疾病的防治方法。此手册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好评。
勇于创新,贡献卓著
何森不仅有着过人的医术,同时还擅长在研究中进行创新,以此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年何森研制成功“马鞍型子宫托”,用于治疗妇女子宫脱垂,解除了广大患者的痛苦。他在临床中不断发掘问题,并将其化为进行研究的动力。他研制的“子宫内推进形避孕环安装器及取环器”在山东推广,效果良好;“医用硅橡胶嵌铜宫内节育器”获国家计生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近60年,何森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至今为人称道。他是首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多次被评为山东省文教卫生先进人物,被收录于《山东省重要贡献专家名录》《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名人录》等。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何森一生的写照。他为人谦和平易近人,为妇产科医学事业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他用无怨无悔的奉献,诠释着一位医者对苍生的爱怜与情怀,谱写出了慷慨壮丽的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