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双抗招募
心善渊招募
AK(PD1/VGFR双免疫)是康方继双抗PD-1/CTLA-4(AK)之后第二款全球首创并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已经于年10月在澳洲开展一期临床研究。
近来PD-1/PD-L1抗体与VEGF阻断剂的联合疗法频繁在包括肺癌、肾癌和肝癌等多种肿瘤适应症中显示出强大的疗效,甚至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这也预示着针对PD-1/PD-L1和VEGF双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将有可能有较高的成功概率。
公告称,AK是康方自主研发,全球行业内首个进入临床研究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AK是基于公司独特的TETRABODY技术设计,可阻断PD-1与PD-L1和PD-L2的结合,并同时阻断VEGF与VEGF受体的结合。PD-1抗体与VEGF阻断剂的联合疗法已在多种瘤种(如肾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肝细胞癌)中显示出强大的疗效。
而鉴于VEGF和PD-1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共表达,与联合疗法相比,AK作为单一药物同时阻断这两个靶点,可能会更有效地阻断这两个通路从而增强抗肿瘤活性。
目前AK已经在澳洲和中国开展Ia期临床研究,最初剂量递增阶段的临床研究结果令人鼓舞。该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有至少经历过一次肿瘤评估并对PD-1抑制剂不敏感或接受过PD-1抑制剂治疗的11例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共有4例达到了缓解(客观缓解率(ORR):36%),共7例肿瘤缩小且疾病稳定(疾病控制率(DCR):64%)。
公告表示,这表明PD-1/VEGF双抗(AK)有潜力成为突破性的疗法,为PD-1抑制剂不敏感或接受过PD-1抑制剂治疗的病人带来新的希望。
心善渊平台目为更多药企提供招募服务,帮助更多患者延续生命!推动中国医疗加油!
AK双免疫免费临床
让延续生命成为可能!
一项评估AK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抗肿瘤活性的开放、多中心、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I/II期临床试验
心善渊招募平台
入选标准
1在执行任何与方案相关的程序(包括筛选评估)之前,必须获得受试者/法定代表签署的书面知情同意书。
2在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18岁且≤75岁。
3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疾病晚期或转移性阶段经至少一种标准系统治疗失败(接受过新辅助或辅助治疗的受试者,如果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则该治疗方案将被视为一种标准治疗失败)、或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法、或者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标准系统治疗的受试者。
4根据RECISTv1.1,受试者必须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的病灶。对于之前接受放疗的患者,如果病灶可根据RECISTv1.1进行测量,并且有客观证据证明放射治疗后存在明显进展,则可将经过放疗的病灶视为靶病变。
5ECOG性能状态得分为0或1。
6预期生存期≥12周。
排除标准
1对其他单克隆抗体(mAb)或双特异性抗体有严重过敏反应史。
2在过去2年内存在活动性恶性肿瘤,但参加研究的肿瘤和已治愈的局部肿瘤除外,如基底细胞皮肤癌、鳞状细胞皮肤癌、浅表性膀胱癌、宫颈原位癌、乳腺原位癌等。
3正在参加另一项临床研究,除非是观察性(非干预)临床研究或干预性研究的随访期。
4在首次给药前3周内接受最后一次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生物制剂治疗等);首次给药前2周内接受过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首次给药前2周内针对非靶病灶进行了姑息性局部治疗;首次给药前2周内接受过非特异性免疫调节治疗(如白介素、干扰素、胸腺肽等,不包括IL-11);首次给药前1周内曾接受具有抗肿瘤适应症的中草药或中成药。对于肝细胞癌:在首次研究药物给药前3周内曾接受肝脏的局部区域治疗(如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经导管栓塞术、肝动脉输注、放疗、放射栓塞或消融)。
5存在脑干、脑膜转移、脊髓转移或压迫。
6存在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病灶;先前治疗过的脑转移的受试者(如手术、放疗),如果治疗后临床稳定至少两周(从首次给予研究药物开始起计算),且研究药物给药前7天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则允许入组;未经治疗的、无症状的脑转移受试者(即无神经系统症状,不需要皮质类固醇激素,没有任何脑转移灶的长径1.5cm,无明显脑转移灶周围水肿)可以入组。
7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史。
8已知对研究药物的任何成分过敏。
9存在需要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非感染性肺炎/间质性肺疾病病史或当前存在非感染性肺炎。
心善渊温馨提示:项目全国多中心开展,检查和药物免费,提供部分营养补助,快速入组,不需要排队;
联系我们了解新希望
来心善渊平台——寻找同类型病友,获取前沿知识,少走弯路,免费临床咨询,让延续生命成为可能!)
可添加临床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