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间”持不懈择地而“导”
很多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受伤导致双下肢瘫痪,常不能自行解尿,需带尿管生活,这不仅给他们生活带来不便,也要承受别人异样的眼神,影响社交活动。那是否有那么一种技术,在需要排尿的时候再进行导尿且可以自行或在家属协助下完成呢?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间歇性导尿。早期进行间歇导尿是膀胱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协助膀胱排空的“金标准”。
间歇性导尿顾名思义就是间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导尿,专业的来讲就是每4-6h导尿一次,保持膀胱容量在ml以下。配合限制饮水量,若连续一段时间内残余尿小于或等于ml即可停止导尿。
间歇导尿的必要性:
间歇导尿是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间歇插入导尿管排空膀胱,使膀胱像正常状态一样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这种排尿方式既使膀胱得到 的训练,同时又避免了长期留置尿管和膀胱造瘘带来的多种并发症,是目前国内外高度推荐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脊髓损伤患者处理排尿的一种方法。
间歇导尿会引起更多的感染吗?对身体有害吗?
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资料显示,间歇导尿比留置导尿和膀胱造瘘所导致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大大降低,间歇导尿不会导致更多感染的发生。只要严格间歇导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规范的导尿技术,间歇导尿是一种安全、简单、实用、有效的膀胱排空方法。
间歇导尿的方法:
间歇导尿的注意事项:
1、应当适时导尿,切忌待患者尿急时才排放尿液。
2、如在导尿过程中遇到障碍,应先暂停5~10s并把导尿管拔出3cm,然后再缓慢插入。
3、.在拔出导尿管时若遇到阻力,可能是尿道痉挛所致,应等待5~10min再拔管。
4、导尿成功后,应保持尿管位置,直到尿液完全排出。不应立即拔除尿管,应在缓慢拔除尿管的同时轻缓旋转尿管,并嘱患者屏气增加腹压,使膀胱彻底排空,没有残余尿存在。
5、必须使用水溶性润滑导尿管。
6.睡前应导尿一次以排出小便,放空膀胱。
7.如有发现小便有血、混浊、恶臭,腰背部胀痛,发热应及时就医。
饮水计划是患者进行间断式导尿前的准备工作及当实行间断式导尿期间要遵从的,以避免膀胱因不能排尿而过度膨隆,损害其功能。
参考饮水计划:
导尿要求每次导尿时膀胱容量不超过50OmL,每日液体摄入量应限制在1-ml,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防止膀胱过度充盈。建议记录2~3天以上,以得到可靠的结果。此项检查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推荐为必须进行的评估项目。
时间
饮水量(ml)
间导时间
导出量(ml)
06:00-08:00
06:00
_10:00-12:00
10:00
_16:00
14:00
_17:00-19:00
18:00
_20:00
22:00
_20:00-次日06:00
0
__清洁间歇导尿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是可行的、安全的,无菌间歇导尿更有助于减少泌尿系感染和菌尿的发生。推荐间歇导尿为治疗逼尿肌无反射的 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