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导读:为提高我国罕见病规范化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罕见病患者健康权益,根据年国家卫计委等5部门印发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国家卫生健康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医医院)牵头制定了本罕见病诊疗指南(年版)。
概述
多系统萎缩(multiplesystematrophy,MSA)是一种成年发病的、致死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进行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帕金森症、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的多种组合。脑病理可见少突胶质细胞胞浆内α-突触核蛋白阳性的嗜酸性包涵体(GCI),并伴有橄榄、脑桥、小脑萎缩或黑质纹状体变性。
病因和流行病学
目前无确切已知病因。通常为散发,无确定的环境危险因素,有报道发现患者有外源性毒物接触史,如有机溶剂、塑料单体、食品添加剂、杀虫剂和金属。极少数家系中发现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如COQ2基因等。患病率3.4/~4.9/,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升高至7.8/。帕金森型多于小脑型(2~4:1)。通常发病在60岁以后,男女受累机会均等。平均存活期为出现运动症状后8~9年,罕见有存活15年的报道。
临床表现
主要包括帕金森症、小脑性共济失调、锥体束损害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损害。首发症状常为自主神经损害,最主要的是心血管功能障碍(如直立性低血压)和排尿障碍(如尿失禁),后者在男性患者还容易合并性功能障碍。很多患者病前有长达数年的快速眼动期(REM)睡眠行为障碍(RBD)。
依据主要运动症状分为两个亚型,即以帕金森症为主要表现的MSA-P型和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MSA-C型。两者在发病年龄、心血管功能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方面的表现相似。但是前者的排汗功能障碍更为严重,而后者的排尿障碍出现更早。
辅助检查
头MRI是常用的检查手段。MSA患者的典型MRI特征包括:①脑桥萎缩,出现“十字征”;②壳核裂隙征;③小脑萎缩。但是,这些征象既不灵敏,也不够特异。有研究发现,病理证实的MSA中,影像表现阴性的占38%。18氟-脱氧葡萄糖PET(18F-FDGPET)可见壳核、小脑、脑干的低代谢改变。
自主神经检查包括心血管方面(动态血压监测、直立倾斜试验);呼吸电子喉镜有助于发现声带麻痹)和睡眠(多导睡眠监测,PSG);排尿(尿动力、泌尿系超声);胃肠道(吞咽造影、结肠通过时间、肛门括约肌肌电图);体温调节(泌汗试验、定量泌汗轴索反应)等,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诊断
目前诊断尚无特异性手段。主要依靠临床病史、体征,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示,但均不够特异。诊断按照确定程度由高到低分为确诊MSA,很可能MSA和可能MSA。依据主要临床表现进一步分为帕金森型(MSA-P)和小脑型(MSA-C)。见图77-1。
本病诊断还有一些支持或不支持的临床特征。
支持诊断的临床特征包括:
①口面肌张力障碍;
②不同程度的颈部前屈;
③严重躯干前曲可伴Pisa综合征(属躯干肌张力障碍的一种类型,躯干向身体一侧强直性弯曲,伴轻度后旋,缺乏其他伴随的肌张力障碍症状);
④手或足挛缩;
⑤吸气性叹息;
⑥严重的发音困难(主要表现为发音的发展速度低于相应年龄水平,发音延迟或发音错误);
⑦严重的构音障碍(主要表现为咬字不清、说话含糊,声响、音调、速度、节律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性的改变);
⑧新发或加重的打鼾;
⑨手足冰冷;
⑩强哭强笑;
?肌阵挛样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
不支持诊断的临床特征包括:
①典型的“搓丸样”静止性震颤;
②临床上显著的周围神经病变表现;
③发病年龄大于75岁;
④共济失调或帕金森综合征家族史;
⑤痴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
⑥白质损害提示为多发性硬化;
⑦非药源性幻觉。
鉴别诊断
MSA-C需要与晚发型小脑性共济失调(ILOCA)的其他类型鉴别。前者发病年龄晚,病情进展快,5年左右需要借助轮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更为明显,且绝大多数无家族史。据报道,MSA-C大约占ILOCA的30%。其他的包括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炎症、感染、CJD、中毒、代谢以及影像学提示有脑结构损害的疾病等),需要借助基因、血和脑脊液生化检查等进行鉴别。
MSA-P亚型应与原发性帕金森病(PD)或其他帕金森综合征,如进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痹(PSP)、皮质基底节变性(CBD)相鉴别。MSA-P亚型对左旋多巴疗效欠佳,早期出现严重的进展性的自主神经障碍。PSP可出现核上性眼球活动障碍、假性球麻痹和中轴躯干性肌强直等,且一般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CBD可出现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并有异己手(肢)综合征、失用、皮质感觉障碍、不对称性肌强直、刺激敏感的肌阵挛。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本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也经常导致误诊。在生前诊断MSA后经病理排除的病例中,病理诊断包括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提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普遍性和非特异性。
治疗
目前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抗帕金森病药物、升压药、控制排尿药物等。
MSA-P型患者可以使用抗帕金森病药物,最常用的包括复方左旋多巴、金刚烷胺等。通常认为MSA对于左旋多巴反应不佳,但是约40%的患者有短期疗效。不宜过快增加药物,以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若效果不佳,也不建议彻底停药,因可能造成不可逆性的运动症状的恶化。MSA-C型患者缺乏有效的对症药物。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依据不同表现而定。对于急迫性尿失禁,可以使用抗胆碱能药物,但要注意监测副作用如认知功能下降;也可以考虑肉毒素治疗。对于尿潴留,首选清洁间歇性自家导尿,必要时可进行膀胱造瘘。辅助治疗药物包括胆碱能药物或α受体拮抗剂。
直立性低血压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前者包括避免快速改变体位、过饱、暴露于过热的环境,可增加水盐摄入,使用弹力袜或腹带,头高位睡眠等。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则需要用升压药,以降低伤害性摔倒的风险。FDA批准的药物包括米多君和屈昔多巴,氟氢可的松也可能有效,但为超适应证用途。升压药容易引起卧位高血压,需要注意监测。处理的办法是嘱患者白天减少卧床,睡前吃零食,必要时用短效降压药。
其他的对症治疗包括夜间吸气性喉鸣可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流涎可用肉毒素注射,严重的RBD可用小剂量氯硝西泮,便秘可选择渗透性膨胀通便剂。
诊疗流程(图77-1)
图77-1多系统萎缩诊疗流程
缩写:NOH.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SBP≥mmHg或DBP≥15mmHg)
OH.直立性低血压
P型额外特征:
①巴宾斯基征伴腱反射活跃;
②喘鸣;
③进展迅速的帕金森综合征;
④左旋多巴不敏感;
⑤运动症状出现3年内发生姿势不稳;
⑥运动症状出现5年内发生吞咽困难;
⑦小脑功能障碍;
⑧MRI表现(壳核、脑桥、小脑中脚或小脑萎缩);
⑨18F-FDG-PET表现(壳核、脑干、小脑低代谢)。
C型额外特征:
①巴宾斯基征伴腱反射活跃;
②喘鸣;
③帕金森综合征;
④MRI表现(壳核、小脑中脚或小脑萎缩);
⑤18F-FDG-PET表现(壳核、脑干、小脑低代谢);
⑥SPECT/PET表现(黑质纹状体突触前多巴胺能纤维脱失)。
参考文献
[1]GilmanS,WenningGK,LowPA,etal.Neurology,,26,71(9):-.
[2]唐北沙,陈生弟,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等.多系统萎缩诊断标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36(10):-.
[3]FanciulliA,WenningGK.Multiple-SystemAtrophy.NEnglJMed,,15,(3):-.
[4]PalmaJA,Norcliffe-KaufmannL,KaufmannH.Diagnosisofmultiplesystematrophy.AutonNeurosci,,:15-25.
[5]KrismerF,WenningGK.Multiplesystematrophy:insightsintoarareanddebilitatingmovementdisorder.RevNeurol,,13(4):-.
[6]VanGaalenJ,VandeWarrenburgBP.Apracticalapproachtolate-onsetcerebellarataxia:puttingthedisorderwithlackoforderintoorder.PractNeurol,,12(1):14-2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